打印页面

首页 > 文明甘肃 甘肃电气集团兰电股份:以创新驱动发展焕发新活力

甘肃电气集团兰电股份:以创新驱动发展焕发新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兰电股份持续加大科技、市场、成本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紧跟市场和行业变化,注重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队伍建设,强化关键技术攻克,提升工艺制造水平,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多措并举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实现降本增效注入了新动能。

以科技“引领”  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今年以来,兰电股份围绕“关键技术攻坚、研发体系升级、成果落地转化”推进科技创新,以“党员骨干打头阵、党员突击队领衔项目研发”模式,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前沿技术发展潮流,开展了高效节能电机、防爆电机、永磁电机的研发攻关。“公司研发的高压三相同步发电机、防爆系列永磁电机、新系列陆用发电机等产品,通过了欧盟CE等多项认证;构建‘实验室+中试基地+数字化研发平台’三位一体研发体系,通过硬件投入与数字化系统上线提升了测试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研发的多款创新产品中标或供货引江济淮等重点项目,带动高端装备产值占比大幅提升。”兰电股份科技管理部部长赵庆礼给我们介绍到。今年1-7月份,公司累计完成研发投入1446万元,占比达到主营业务收入的5.4%以上,新产品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60%。

从攻克高压绝缘系统设计、高效冷却系统等“卡脖子”技术,到为海外客户定制高温多尘环境下的特种电机,兰电股份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紧盯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深刻洞察科技创新趋势,扎实推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市场“致胜”  海外订单取得业绩新突破

兰电股份作为我省装备制造领域骨干企业,深耕电机行业60多年,产品广受国内外客户认可。近年来,兰电股份抢抓国家“一带一路”“两重”“两新”战略机遇,坚持把创新、绿色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市场营销工作围绕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先进装备制造、服务再制造等领域开拓布局,不断提升公司电机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出口额持续增长,为企业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贡献了重要力量。

兰电股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斌谈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坚持‘建强外贸团队、构建外贸渠道、整合外贸资源、实现订单突破’工作思路,精准布局海外市场,采取‘直接+间接+代理’营销模式,仅今年1-7月份,公司已向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直接和间接出口额突破4100万元,已超2024年全年出口总量,企业外贸出口实现强劲增长。”

张斌表示,下一步兰电股份市场营销工作将继续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力构筑“国际国内、线上线下、内外联动”立体化市场格局,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国际市场新格局,全力进军欧亚、东南亚、中东市场,力争在海外市场取得新的更大业绩。

以工艺“革新”  有效推进产业降本提质增效

兰电股份持续深化内部改革,大力实施产业提质降本增效行动,不断创新工艺技术,推行产品质量“零缺陷”闭环管理,推动传统产业焕发了新生机。

兰电股份大中型电机制造部大立车班班长——张希仁创新工作室作为生产一线的关键力量,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张希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基层班组带头人,我始终坚信,精湛的技艺是制造业的立身之本。我和团队成员不断钻研机床性能、刀具运用和加工工艺,完成了多项技术突破。针对传统大型底孔加工效率低、误差大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桥式镗孔工装,加工直径达400—800mm,操作人员只需微调刀具与工装的相对位置及角度,就能一次完成超大、非标底孔的快速镗削,效率提升3倍以上,彻底解决了特殊尺寸底孔的‘卡脖子’难题。同时,针对镗铣床换刀繁琐、辅助时间长的问题,开发了通用型换刀座,换刀流程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至2分钟以内,新品试制周期缩短30%。在新产品的试制和生产过程中,对电机机座、中型电机集电环、轴承箱合缝面等关键工序,提出‘二次定子精加工’方案,即通过重新标定基准、优化车床切削参数,把设备潜能发挥到极致。”

“张希仁创新工作室”通过不断优化改进生产制造工艺,完善产品过程控制,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制造成本10万元以上。他们的努力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效益,更为兰电股份在市场中赢得了更大的竞争优势。

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电机和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兰电股份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产业发展布局,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动力,以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精益管理为发展路径,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推动甘肃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文/邵淑娟 视频制作/朱姝)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0905/104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