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磅原创 【祁连山下是我家】武威天祝县:“菇”往“金”来富一方
【祁连山下是我家】武威天祝县:“菇”往“金”来富一方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杨红丽
采收香菇
分拣香菇
天祝县松山镇食用菌种植基地香菇长势喜人
9月8日,武威天祝县松山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的3000座食用菌种植棚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煞是壮观。进入香菇大棚内,一根根菌棒整齐排列在立体支架上,散发出淡淡的菌香,前来务工的村民们推着小车穿梭于各个大棚间采收香菇,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种植户阿华千多吉在自家棚里一边察看菌菇长势,一边为即将到来的菌菇棚“冬眠”做准备。
阿华千多吉是松山镇藏民村村民,2009年大学毕业后在青海有一份稳定的翻译工作。2022年初,他休假替父亲在菌菇棚里顶班,了解到种植食用菌的方法和市场行情,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经过反复斟酌,他便辞职回乡奔波筹措开始种植食用菌。
“2023年拿出自己十几万元积蓄,试种了两棚菌菇,本着学习积累经验,但没想到,当年收入很好,一个棚卖了3万,两个棚6万。2024年,又筹措了资金,扩大了种植规模,种了20个棚的菌菇。”阿华千多吉说,到现在为止家中一直经营着20个棚,错季错峰种植菌菇,一年收入近60万元。短短2年时间,阿华千多吉从一个“食用菌小白”蜕变成了自信十足的菌菇种植“土专家”,对菌菇种植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关键点如数家珍。
为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天祝县立足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和区位优势,突出全产业链开发,深入推进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精细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2023年初,天祝县成立了天祝均旺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当地农户开展全方位合作,对有意愿自主经营的农户,公司以固定价格提供菌棒成品,在菌菇培植过程中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让农户了解食用菌产业,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增收致富。
今年,松山镇围绕移民产业培育,大力发展“错峰头”食用菌产业,重点依托4个食用菌产业园、6家食用菌企业,充分利用全镇2158座食用菌种植棚,打造5、7号移民点,德吉新村,鞍子山村,石塘村4个食用菌基地。
“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技术提升等‘组合拳’,食用菌生产、栽培、加工能力不断扩大,产业链从菌种培育、菌棒生产、出菇采收向烘干加工、盐渍加工、冷链物流等不断延伸。”松山镇菌业办高级农艺师徐永虎说。
离松山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一公里左右,天祝县高原夏菇交易中心车来人往。这里既是客商们搜寻优质蘑菇,商谈收购事宜的场所,也是新鲜菌菇采摘下来锁温保鲜的冷库。
新建冷库能存放鲜菇达3500吨,将有效补齐天祝食用菌产业冷链物流设施短板,为打造集仓储、冷链、分拣包装、产品交易及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奠定了基础。
“蘑菇摘下来后都存到了新建的冷库,平均能保鲜七到十天,冷链物流系统,实现高原夏菇错峰销售,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不仅让菇农‘种得好、卖得掉、赚得多’,也让客商‘进得来、选得好、运得快’为当地食用菌产业注入强劲动能。”徐永虎说。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0909/110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