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评论 【敦煌风】尊师重教 办人民满意教育
【敦煌风】尊师重教 办人民满意教育
□江城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在此,向广大教师道一声“辛苦了”,并祝节日愉快!
教师节向来是个礼赞时刻,全社会都在此表达对老师的感激。这也是因为我们所有人共享了同一种记忆和情感:在成长阶段,是老师陪伴我们度过了懵懂与探索的岁月,在平凡的点滴中,默默塑造了我们的人格与价值观,他们在黑板上写下的不只是知识点,更是一种方向与信念。也正因如此,教师节才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我们集体记忆中最温暖的共鸣。
这些点滴汇聚成力量,改变了无数个体的人生轨迹,推动了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今天的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这些,都与广大教师的努力与付出密不可分。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教学方式革新,面对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更高期待,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责任感,为学生的人生成长作好扎实的铺垫。
这正对应着今年教师节所强调的主题——“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它既是对教师群体的肯定,更是对新时代教师使命的呼唤。
如今,教师的努力方向也愈加清晰:既要做学问上的“引路人”,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善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也要做价值上的“守望者”,在学生的心灵成长中注入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同时,还要成为教育创新的实践者,在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家校协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以教育家精神为灵魂,把个人的执教追求与国家的教育强国战略紧密相连。
在教师节谈论“尊师重教”,更要以实际行动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避免用单一的升学率、分数来衡量教师价值;在工作环境上,要切实为教师减负,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和事务性工作,让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教学、陪伴学生。
2024年,教育部开展社会事务进校园专项整治,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这不仅回应了教师群体的现实关切,也为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落地生根提供了坚实支撑。
总之,教师节的意义,不仅是仪式化的感恩,更是要提醒全社会:尊师重教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鲜花与掌声,更应体现在日常之中,体现在政策的落实、制度的完善和社会氛围的营造里。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0910/112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