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磅原创 【2025质量甘肃行】高原夏菜“甘味”十足,“蔬”写生态农业新篇章
【2025质量甘肃行】高原夏菜“甘味”十足,“蔬”写生态农业新篇章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 婧
每年夏天,甘肃出品的新鲜蔬菜就会走进全国人民的菜篮子,端上万千百姓的餐桌。
时值金秋九月,又到收获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参加“2025年质量甘肃行”的记者团成员带着好奇与疑问,一起走进兰州高原夏菜交易中心,想看看每天餐桌上的新鲜蔬菜是如何从榆中小城走向全国各地的?
工作人员将打包好的蔬菜装车待销出。新甘肃·每日甘肃网李婧 摄
清晨的兰州高原夏菜交易中心一片繁忙:满载着新鲜蔬菜的车辆穿梭其中,菜农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搬运工人们忙碌地装卸着货物,吆喝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丰收的乐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处黄河上游的兰州,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甘味”品牌蔬菜——兰州高原夏菜,绿色、健康、安全,干物质含量高,色泽鲜亮,菜香浓郁,口感甜脆……成为本地农业产业中一张亮丽的特色名片。
市场里打包待销的豆角。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张春燕 摄
品质打底,高原沃土育“生态好菜”
榆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榆中海拔在1500-3000米之间,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加上黄河水灌溉,为蔬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高原气候让榆中蔬菜拥有了与众不同品质——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降低30%以上;昼夜温差大,让蔬菜积累了更多干物质和糖分;光照充足,使蔬菜色泽鲜艳、口感更佳。
品质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榆中县坚持“优中选优、特中求特”方向,紧盯市场需求,从“源头”入手,提升产品质量,建立了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菜农们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进行操作,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交易中心内,专业的检测人员对每一批次的蔬菜进行细致检测,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蔬菜才能进入市场流通。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检测和日常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监管全覆盖,全力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目前榆中县已有25个蔬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8个产品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
记者团成员现场采访。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张春燕 摄
品牌赋能,匠心打造助“甘味出圈”
随着品质提升,榆中高原夏菜如何走出甘肃、走向全国?品牌建设成为关键一环。
“过去菜农们自己种菜往外卖,找不到销路,好菜卖不出好价钱。”榆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打造‘榆中高原夏菜’区域公用品牌,整合资源,统一标准,打开销路,并根据市场需求指导菜农种出热销蔬菜,这才让我们的高原夏菜走了出去。”
近年来,榆中县抢抓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机遇,大力培育高原夏菜特色农业品牌,成功打造了“榆中大白菜”“高原夏菜”“兰榆康源”“兰园百合”等一批“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累计培育“兰州高原夏菜”“榆中大白菜”等“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兰榆康源”等“甘味”企业商标品牌8个,累计认证“二品一标”农产品130个,榆中芹菜、莴笋、花椰菜、甘蓝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如今,搭乘着甘肃省“甘味”农产品品牌的快车,高原夏菜借助省级平台的宣传推广和渠道资源,迅速打开了全国市场。
目前,以榆中为核心区的兰州高原夏菜已成为全国三大“北菜南运”基地之一,高原夏菜品牌估价达到58.99亿元。“兰州高原夏菜”“榆中菜花”等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
榆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 婧 摄
创新破局,科技赋能拓“发展新篇”
科技创新为品牌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面对高原夏菜长途运输的保鲜难题,榆中县加快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全县20个乡镇农产品仓储保鲜库实现全覆盖,累计投资4.2亿元,建成蔬菜(含百合)保鲜库116家,静态贮藏能力16万吨,形成了省内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北菜南运、西菜东调”产地型蔬菜集散中心,有效解决了高原夏菜等特色农产品长途外销短板。
新鲜采摘的蔬菜第一时间进入冷链系统,经过高效的预冷、分拣、包装处理,全程在恒温环境中配送到全国各地,最大程度锁住了蔬菜的新鲜度和口感,大大延长了货架期。
与此同时,榆中创新构建冷凉型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以全膜双垄三沟旱作栽培技术突破海拔2000米种植禁区,7万亩冷凉蔬菜基地成为东南沿海“菜篮子”的坚实保障。配合春提早、秋延后设施种植模式,该县将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变为可预期、可调控的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确保了高原夏菜的净菜品质,让黄土旱塬变身四季菜园。
从田间到餐桌,榆中还在预制菜与精深加工领域持续突破——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天津农科院、甘肃农大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发了冻干蔬菜、脱水蔬菜、油浴食品等产品。
现如今,高原夏菜已然成为榆中农民捧在手里的致富菜,其品牌优势也正加速显现。随着产量逐年攀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大西北黄土地上的“绿产业”正释放出强劲动能,“蔬”写着生态农业新篇章。
采访团成员合影。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吴承启 摄
“未来,我们将紧紧围绕质量强县目标要求,稳步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开拓高原夏菜产业‘前展后延强中间全产业链发展’4.0版,加快构建‘3+2+N’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促进全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品牌引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谈及产业前景,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秋风拂过,“丰”景如画。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高原夏菜正带着泥土的芬芳,为陇原大地铺就更盎然的富足希望,也为更多群众铺就一条“绿富美”的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0915/119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