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磅原创 玛曲 “筑巢引凤”激活“人才引擎”
玛曲 “筑巢引凤”激活“人才引擎”
玛曲 “筑巢引凤”激活“人才引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蔡文正
初秋的玛曲草原,天高云淡,大河奔腾。9月9日上午,玛曲县人才公寓揭牌启用,首批住户拿到钥匙正式入住。人才公寓的建成投用,不仅改善了人才的居住条件,更传递出玛曲敬才爱才、留才用才的诚意。
近年来,玛曲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将人才公寓建设作为人才强县和暖心留人的关键举措,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玛曲县地处高原,海拔高,长期面临“人才难引难留”的现实困境。为解决这一难题,玛曲县委、县政府将人才安居工程作为重点来抓,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投入专项财政资金,对原有设施进行全面提升改造。
新建成的人才公寓位于县城西南区域,交通便利,生活配套齐全。54套房间均配备独立卫浴、24小时热水、地暖、网络宽带和基本家具,真正实现“拎包入住”。不仅如此,公寓还打造了共享书咖吧、健身活动区、洗衣房及公共厨房等多功能空间。
“这里不仅是一个住处,更是一个港湾。”引进人才张彦说,“以前总要为租房操心,现在终于可以安定下来,全心投入工作了。”
安居是基础,乐业是目标。近年来,玛曲县紧紧围绕生态保护、畜牧业升级、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的发展需要,精准绘制人才需求图谱,持续加大引才力度。今年以来,全县通过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计划等渠道,成功吸纳各类优秀人才221人。编制资源是引才的重要保障,玛曲县严格审核各单位的用编需求,在总量控制内优先保障重点行业、关键岗位的人才引进编制,推动人才资源向一线倾斜、向产业集聚,有效缓解了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
人才培养是人才工作的关键。玛曲县坚持自主培育与对外合作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开放式人才发展平台,依托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支援等机制,选派5名医疗人员、5名教师赴天津交流学习;选派50名教育、医疗、农业领域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赴省州单位开展为期3至6个月的挂职学习与研修;选派1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4名专业技术人才参与“陇原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同时,从近两年玛曲籍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定向培养16名考取医学高等院校临床医学、检验及影像专业的学生,为基层医疗储备力量。
此外,玛曲县还接收天津等地选派的42名教育、医疗领域专业人才来玛曲帮扶,通过示范教学、联合诊疗、技术带教等方式,为全县112名本土人才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学习机会。
为营造识才用才的工作环境,玛曲县每年举办畜牧兽医、林草专业知识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砺技,为全县相关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搭建起经验交流、技艺切磋的平台,推动行业技术水平整体跃升。择优选拔20名中级以上职称科技特派员,组建9支“县级+乡级+村级”专家服务团队,深入专业合作社与家庭牧场开展“点对点”帮扶。依托专题牧业技术培训、现场实操指导、难题集中会诊等方式,手把手提升合作社养殖管理水平,累计为基层破解养殖、防疫、林草管护等技术难题40余个,将人才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真正实现人尽其用、才尽其能。
留住人才不仅要靠政策支持与硬件保障,更需筑牢情感认同,今年,玛曲县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投入各类人才使用资金692.89万元,其中,为2022年以来引进的20名人才发放安家补助74万元,为32名人才发放租房补贴34万元。积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推荐3人成功入选甘南州领军人才、青年英才,5人享受省州级人才绿卡政策;全面落实《甘肃省人才发展“授权松绑”清单》,充分赋予用人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自主权,严格执行牧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办法,今年顺利完成212人职称评定工作,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0916/120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