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磅原创 促进文旅融合 推动协同发展 “如意甘肃·山河共秀”2025年文旅创作者大会落幕
促进文旅融合 推动协同发展 “如意甘肃·山河共秀”2025年文旅创作者大会落幕
促进文旅融合 推动协同发展
“如意甘肃·山河共秀”2025年文旅创作者大会落幕
精彩演艺亮相大会
9月16日晚,一场汇聚全国文旅精锐力量的盛会——“如意甘肃·山河共秀”2025年文旅创作者大会在武威圆满落下帷幕。5天时间里,来自贵州、江西、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山西、陕西、四川、浙江、重庆等十余个省区市的文旅部门负责人和新媒体代表,以及全国文化旅游优秀内容创作者齐聚陇原,开启了丝路文旅新媒体共创计划,奏响了跨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资源共享+渠道互通” 构建全新生态
甘肃,是一柄璀璨夺目的玉如意,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是一部文旅融合的交响曲,是一个文旅创意的大平台,是每位创作者源源不断的灵感沃土。
本次盛会选择在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甘肃武威举行,寓意深远。甘肃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美的黄河风光,成为连接各方、对话交流的天然纽带。活动期间,16个省区市文旅代表共同见证了“如意甘肃·传播之星”的表彰,分享了新媒体传播的宝贵经验。
作为核心亮点,“丝路文旅新媒体共创计划”的启动仪式备受瞩目。各省区市代表持旗登台共同推杆,标志着一个覆盖西南、西北、华东等多区域的文旅传播协作网络正式形成,打破了地域壁垒,构建起协同发展的新生态。
甘肃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聚首不仅是文旅资源展示,更是深度合作的契机。通过与各省份的联动,能极大化发挥文旅资源的互补性。四川省文旅厅抖音负责人吴振其也分享说,此机制能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与传播渠道互通,让大众从多元视角发现中华之美。
此次,来自全国的50多位文旅代表、网红达人、专家学者及演艺人员从武威出发,深入兰州、临夏、甘南等地,共同开启了黄河文化旅游带精品线路的采风交流活动。文旅中国、央视网文旅等权威媒体,以及三喜爷爷、长安范、甘肃观察等众多知名网红达人全程参与,通过专业视角和精彩镜头记录这场盛宴,为甘肃文化旅游宣传提供强大助力。
“活动赋能+沉浸体验” 激活创作活力
从2023年酒泉金塔大漠胡杨首次集结,到2024年天水麻辣烫现象级出圈,再到今年武威升级创作者生态,甘肃省文旅创作者大会每一届都亮点纷呈,为甘肃文化旅游内容传播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突出品牌宣传推广,注重引流,不断优化体验、升级营销,精心策划一系列特色节会活动。从走向全国的艺术盛宴“跟着艺术游甘肃”系列活动,到让广大网友惊呼“甘肃这么美”的“与辉同行阅山河”甘肃行,再到唱响浪漫星空的鸣沙山月牙泉“抖音落日合唱派对”,甘肃文化旅游活动纷呈、亮点不断。
第三届“如意甘肃 山河共秀”2025年文旅创作者大会有何变化?从“整合宣传,创新营销”到“媒体聚焦,创意出圈”,再到今年的“活动设计,体验营造”,甘肃省文旅创作者大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本次大会继续为创作者搭建起腾飞的舞台,鼓励大家以全新视角挖掘甘肃文旅资源,用优质内容打造爆款作品,让“如意甘肃”的热度全年不减。
特别是,经过三年积累,甘肃省文旅创作者大会的“朋友圈”已经不断扩大,为进一步解锁文旅流量密码、探寻文旅创意之路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可以说,当一个个活跃在各大平台上的文旅创作者将目光投向武威、投向甘肃,也将甘肃的每一面透过一块块小小的屏幕展现给更多观众。
“全域联动+主题踩线” 拓宽创作视野
近年来,甘肃文化旅游持续火爆,实现了现象级爆红。如何破壁升维,向上登高,需要一个抓手,一个引擎。2025年甘肃文旅创作者大会的举办,正当其时。
本次大会,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借助网红达人和各级媒体的影响力,以全民创作等方式,深入挖掘并传播甘肃文化旅游品牌,了解文旅产业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背后的故事,塑造和提升的不仅是甘肃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也是实现旅游资源向资本转换的有效方式。
大会通过新华网、央广网、新甘肃、如意甘肃等平台同步直播,为广大网友献上一场文旅盛宴。另外,大会还规划了“丝路遗迹·寻踪河西”“交换家乡·山河共秀”“锅气里的甘肃”快手达人寻味之旅等五条特色采风路线,创作者根据主题选择路线,将甘肃不同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串联创作,让单一城市的场景拓展为“如意甘肃”的全域画卷,为更多游客提供了个性化、专属的“诗和远方”。
随着共创计划的推进,“如意甘肃”还将与全国多地文旅资源深度联动,借助新媒体矩阵的强大传播力,让古老的丝路文明与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优质服务+精准宣传” 赋能文旅长红
近年来,甘肃省持续放大文旅融合效应,不断延伸服务范围,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借助甘肃社火、暖心瓜州、天水麻辣烫等热点事件,以及先后开展的“甘南蕃巴秀非遗服饰展示活动”“带我去火星”音乐嘉年华活动等系列活动,常态开通我省“银发旅游列车”等举措,不间断借势造势、整合宣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和服务。
今年“五一”假期,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等景区在沙尘天气启动应急预案,3小时转运近万名游客,通过“公交0元坐”“临时安置点”等举措彰显景区管理和城市治理温度。各景区全面提升游客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完善景区导览、交通信息、休闲餐饮、导游讲解、读书空间等功能。
如果说优质服务是甘肃文旅的基石,那么文旅创作者就是甘肃文旅的“声量放大器”和“故事讲述者”。他们用镜头捕捉陇原的自然之美,用创意讲述厚重的历史文化,用内容搭建起甘肃与游客之间的桥梁,变“流量”为“留量”,助推全省旅游热度不断攀升。甘肃热忱欢迎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与甘肃文化旅游的深度互动中,收获创作的突破与发展的机遇。
众人镜头里的甘肃,不再只有大漠的孤烟,也有人间夜晚的灯光摇曳,不再只是关山和冷月的肃杀,也有文明交响的璀璨辉煌。大会不仅拓宽了宣传营销渠道,更为甘肃文化旅游后续的传播合作、创意推广与智慧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届盛会,三座城市。甘肃正用创意打破“西北偏北”的刻板印象,让“如意甘肃”的热度四季不减。
首席记者 李超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0917/123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