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播报 以节会为笔 绘就全域旅游新图景——甘南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以节会为笔 绘就全域旅游新图景——甘南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郭荣堂
近年来,甘南州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加快构建“文旅主导、三产融合、多元共生”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深入开展“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年”活动,持续打响“圣境甘南·心灵之旅”品牌,推动文旅产业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开发型”、“观光消费型”向“综合效益型”、“高速增长型”向“高质量发展型”的转变,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月至7月,全州实现旅游收入103.76亿元,同比增长24.14%。
甘南州旅游产业增长的背后靠什么?记者就此走进甘南一探究竟。
从“一地一品”到“全域皆景”
草原是甘南州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如何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优势?甘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马文涛表示:“我们坚持以节为媒、以节促游、以节引流,通过四季联动、贯穿全年的节会赛事活动,实现了‘全域皆景、全季精彩、全时畅游’的文旅新格局。”
盛夏的甘南草原格桑花开,碧草如茵。7月底,2025甘南藏地传奇自行车赛在碌曲县夏泽滩草原激情开赛,700余名骑行爱好者穿越则岔—尕海国际重要湿地,在“青藏高原之肾”的壮美画卷中畅快骑行。与此同时,第十一届“江河同源·锅庄之乡”锅庄文化周也同期开幕。车轮与锅庄共转,体育与文化交融,成为甘南州以活动带动旅游、以节会促进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年初到岁末,甘南州节会不断:春季舟曲“簪花之路”、夏季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和锅庄舞展演、秋季格萨尔赛马会、冬季民俗文化体验……一个个节会赛事,如珍珠般串起甘南州旅游的全季精彩。7月至8月,节会更为密集:卓尼县第五届自驾狂欢节、草原集体婚礼、玛曲格萨尔赛马会等,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更让甘南旅游品牌声名远扬。
从“路途遥远”到“触手可及”
要引客来,须先修路。甘南州实施“交通大突破行动”,航线复飞、新建高速公路通车、铁路建设提速,让甘南不再遥远。
同时,甘南州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开展了“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年”活动,建成覆盖全州8县市的文化旅游标杆村17个、全域旅游示范村103个,打造生态文明小康村2341个,覆盖约90%的自然村落。
冶力关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扎尕那荣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黄河第一弯、郎木寺、尕海湖等景区的84座观景台串珠成链……甘南州正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从“圣境甘南”到“心灵之旅”
“圣境甘南·心灵之旅”已成为甘南州最亮眼的文旅品牌。州内连续举办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锅庄舞展演等特色活动,着力打造视觉盛宴和文旅盛会。
在临潭县,“旅游+”“+旅游”模式成效显著。该县围绕冶力关大景区和“八角花谷、十里画廊”乡村旅游景区,培育万亩油葵、油菜花、高原梯田观赏带等休闲农业产品,实现了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的深度融合。
马文涛表示,甘南州综合运用媒体、活动、热点等多手段营销,多层次、多平台开展宣传,成效显著。今年,甘南州上榜马蜂窝夏季“旅行蜂向标”2025暑期热度增长最快目的地TOP10。
在当周草原,每年的艺术节打造“百人弹唱、千人颂歌、万人锅庄、草原欢腾”的全民盛会。周边开设了“游购娱”一体化文化集市,推广非遗文创、民族服饰及藏族美食,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消费体验。
从草原到湿地,从石林到湖泊,从寺院到村寨,甘南州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展示着高原旅游的魅力。在这里,“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今年1月至7月,甘南州累计接待游客1800.44万人次,同比增长22.3%。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甘南州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正如甘南州委书记何谋保在第二十三届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开幕式上所言:“实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生态优美、和谐共生是甘南最鲜明的底色。我们统筹生态保护与系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擦亮‘全域无垃圾’金字招牌。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成为甘南生态报国最真实的写照。”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0918/125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