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播报 防洪治沟筑牢黄河生态屏障 永靖黄河岸线焕新颜
防洪治沟筑牢黄河生态屏障 永靖黄河岸线焕新颜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司旭华 薛诚 马英安 史有东
金秋时节的永靖黄河岸边,处处皆是动人景致。漫步太极镇上古村折达黄河大桥至绿岛公园段,波光粼粼的河面与错落绿植相映成趣,飞鸟不时掠过水面,护岸上新铺设的绿岛一直延伸到太极岛,这里已成为群众休闲打卡的“新地标”;在黄河干流永靖县城段及县城区域山洪沟道防洪治理工程现场,刚完成加高培厚的堤防坚固整齐,与新建的生态绿道相得益彰,一派繁忙有序的治理景象。这亮眼答卷的背后,是永靖县水务局深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安全保障的扎实行动。
生态修复“焕新”岸线,激活黄河生态活力。昔日太极镇上古村折达黄河大桥至绿岛公园段,曾面临河岸裸露、植被稀疏的问题。作为“十四五”规划以来永靖县12个黄河流域生态治理重点项目之一,县水务局通过植被补植、岸线整理等措施,让这段岸线重新焕发生机。该工程不仅改善了局部生态,更与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库生态保护形成联动,为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再添“绿色砝码”。
防洪治沟“筑牢”屏障,守护群众生命安全。“黄河安澜是发展的前提。”永靖县水务局副局长张宏武介绍,今年县水务局重点推进县城段3.8公里黄河堤防提升工程,同时采用现浇混凝土挡墙+格宾石笼护脚+实心挡水栏杆模式,实现防冲固堤与岸线生态恢复的双重效果。
除了黄河干流防洪,沟道治理同样是重中之重。“像红泉沟、红柳沟、西沟、泉眼沟这些曾经的‘害沟’,一旦出现短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容易形成山洪、泥石流,大量洪水裹挟泥沙漫入县城街道、住宅小区,影响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张宏武表示,今年县水务局累计完成12条重点沟道治理任务,修建谷坊18座、排洪渠5.2公里,如今沟道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6%,雨季不再“慌”,沟边还成了村民散步的小公园,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显现。这项工作仅是永靖县水务局守护黄河的缩影。
近年来,永靖县水务局始终以“节水优先、生态优先”的思路,围绕县域“一干两支三库多沟”治理格局,打出生态保护与安全保障“组合拳”。先后推进湟水河永靖段缓冲带生态修复项目、盐锅峡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总投资超3.28亿元,累计治理河长29.033公里、32条沟道56.735公里,新建护岸14.096公里;实施红泉镇砂子沟片区安全饮水改造等工程,常态化开展水质检测;通过“清四乱”专项行动、智慧监控安装、三级河湖长巡河等举措,织密河道保护“监管网”。
“秋日里的河岸美景、坚固堤防,是我们治理成效的直观体现,更是持续奋斗的动力。”张宏武说,下一步,永靖县水务局将继续锚定“美丽河湖、健康河湖、幸福河湖”建设目标,从每一段岸线治理、每一个项目落地、每一次巡查监管做起,不断巩固生态修复与防洪治沟成果,让黄河永靖段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根基与安全屏障。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0930/1458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