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地理史话 巍巍子午岭 悠悠秦直道

巍巍子午岭 悠悠秦直道

子午岭

调令关兵站(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秦直古道

黄帝文化景区

文/李宝峰

编者按

子午岭,历史上一直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汇区域,至今子午岭沿线还留下了黄帝陵、秦直道、玉华宫、千佛洞等许多著名文化遗迹。有诗人游历子午岭,写下了“子午线上望甘陕,玉华宫前忆狼烟。始皇六合开直道,昭君出塞驻打扮……”的诗句,来讴歌子午岭的璀璨历史和自然风光。

子午岭,又名横岭,桥山,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子午岭。子午岭林区是黄土高原目前保存较好的一块天然植被区,是黄土高原中部地带重要的生态公益林。

一个阳光和暖的初冬上午,经董志塬从正宁县方向进入子午岭中段。驱车行进在董志塬,塬上地势平阔,田地连绵,道路纵横,村庄星布,每二三十里便见集镇,一路苍凉又不失生气,这是陇东大地最常见的景象。董志塬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在我看来,这是个“五颜六色”的地方。黄土地自不用说,除此以外,还有绿叶子、黑金子、红种子。董志塬之所以能与关中平原一较高低,离不开它旁边的子午岭,子午岭植被丰茂,蒸发出来的水汽,刚好形成降雨就落在了董志塬上,所以在普遍干旱的黄土高原上,董志塬却很少大旱,常年绿色葱葱,春夏绿树成荫,秋冬硕果累累,一派繁荣景象。

过了正宁县城,沿省道303线东行,过一道川再上塬,至五顷塬乡转而向北,行不几里就到了子午岭地界。这里是山区,几百米厚的黄土层流蚀成高山大壑,道路蜿蜒,烟尘弥漫,一派苍茫,风光与董志塬大不相同。

刚踏上子午岭边缘,一个厚重的历史文化印迹首先让你感受到这方黄土地上的高古气韵。

在五顷塬乡街道到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边界之间的一处山岭上,有一座高大的土丘,形似椭圆山包,其上草木葱郁,旁立一碑,上刻“黄帝冢”。冢丘最高处五六十米,南北长六七十米,东西宽约三十米,丘顶部由原来长方“覆斗”形渐变为椭圆形。除冢东面部分塌入谷地外,原冢经几千年风雨冲蚀,却大体完整。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唐代编成的《括地志》载:“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清中期的《庆阳府志》也载:“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这些典籍里的“罗川县”即今天的正宁县,“桥山”“子午山”即今天的子午岭。据专家鉴定,该冢系人工夯土筑成,确是上古遗迹。地址与历代典籍记载相符,经考证,认定此丘即为黄帝冢。

黄帝是中华民族始祖和人文初祖。作为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他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部落,又融合黄河中下游直至长江流域的众多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他率领先民播五谷、养蚕桑、制衣冠、造舟车、创文字、建医学、定算数、演历法,结束蛮荒,肇造文明,以丰功伟绩载入史册。据史书记载,黄帝部落早期生息于姬水和羌水流域,足迹遍布中原。而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子午岭,无疑正是黄帝及其部落最早生息繁衍的地方,也是滋养华夏民族文明演进的重要区域。

虽然关于黄帝墓葬历来争议不断,陕西黄陵说、河北涿鹿说、河南灵宝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子午岭的山丘沟壑间遍布黄帝足迹,这是没有疑义的。这些上古遗迹,正是黄帝及历代先民们生息于斯的佐证,也是后世子孙追古思源、感怀先祖的凭借。

在高原朔风中,绕着冢丘环走,心绪陡然被拉回到上古时代,顿感时空浩渺,天地幽沉。几千年来,黄帝冢岿然如山,永恒存在于高原群山之间,历经沧桑变幻,益发雄浑沉厚,昭示一段悠远的历史,标注中华民族繁衍演化的根系,物华高古,气韵延绵。

在黄帝冢西,相去数百米的山梁上,还有一座在建的黄帝陵园。陵园占地一二百亩,园内建成的主体四组殿宇雕梁画栋,峥嵘轩敞。大殿上悬“功德厅”牌匾,高约十丈,共分三层。一二层贯通,建两三丈高黄帝塑像,皇帝头戴轩冕,衣履整齐,面南高坐,目光幽远。

登上三层,向东、南两面子午岭腹地望去,黄的、红的、绿的,斑斓的色彩把连绵起伏的群山装扮得如诗如画,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我似乎突然明白了黄帝为什么在这里升天,在这里留下衣冠,又在这里守望几千年。

从三层下来,绕功德厅一周,厅底层外裙墙有展示中华姓氏文化的长幅石雕和展示黄帝传说的单幅石雕组,厅后有大片的姓氏石柱群,庭前广场上设着红毯和香炉,供游人焚香祭拜,缕缕香烟在风中袅袅飘散,香气不绝。

离开黄帝陵园,沿省道继续行进,逐渐进入了高原林海。四面山川勾连,丘谷交织,全被森林覆盖。无数高峻的山岭如群龙盘绕,道道山脊线条分明,错落有致,茂密的林木在冬寒中衬成一派青蓝底色,常绿的松柏又在林海中开拓出成片苍翠。极目远望,在正午的阳光照耀下,林海风烟弥漫,显出一种天地间的浩然之气。

驱车钻入林海,道路依山势跌宕起伏,两旁古树成荫,遮蔽视野,让人无法远望,只看到形态各异的草木枝干交织、苍劲坚韧,显示着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多姿。人在这样的山林中穿行,迷乱而又满怀惊愕。

在地理意义上,子午岭是桥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它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史志记载,它西挽宁庆、东接延安、南连耀州,北抵盐边,绵延400多公里。横跨庆阳市的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的24个乡镇,主脊长达250多公里,其中林地面积583.48万亩,森林覆盖率72.17%,森林蓄积量1749.65万立方米。林区物种丰富,有木本、草本植物1284种,野生动物284种。

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全栖息的环境,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鸟类把这里当成了觅食地、越冬地和繁殖地,这里成了豹子、羊、鹿等许多野生动物的天堂。

在山林中驻足,看到不知名的大鸟盘桓高空,还能在陕甘交界处的调令关附近见到一棵生长了500多年的樱桃树,它高大参天,枝条长直而朝天散开,形如倒伞,傲然卓立,吸收着天地灵气。徒步走入密林,高大的松树森然挺立,枝叶相接,屏蔽了阳光,在树下造出阴翳的空间。人踩踏着地上松软的松针层,不时听到鸟兽的鸣叫,倍觉幽深静谧。

这正是除了苍茫壮阔之外,子午岭天然禀赋的另一面。

渐入林海深处,峰回路转,忽见一道山梁高峻挺拔,异于群山,它侧坡如削,松柏森然,有高堡耸立其上。这山梁叫大古梁,高堡就是建在千古雄关调令关内的秦兵站烽火台。

调令关在今天的陕甘交界处,位于子午岭南部最高峰。相传此关原名为雕翎关,因地势高耸,群山连绵,只有大雕才能飞过,故名雕翎。后来秦代大将蒙恬在此调兵遣将、指挥作战,便改名调令关。调令关居高临下,气势恢宏,秦朝便依天险修筑关城,建成有相当规模的军事要隘。据考,当时的关城设南北二门,关门为二层台亭结构,关城西面凭山削壁,东、南、北三面夯土成墙;关城内有一高峰,峰下凿二十多孔窑洞,用于驻兵。

走进关城遗址,昔日的城墙栈道已不复存在,可见的十几孔窑洞经历千年风雨已经严重坍塌,下部为积年的疏土填埋,显得低矮,几乎被崖顶的树木和窑前的荒草遮盖;但山峰东面崖壁上仅存的两孔窑洞却依然可见其丈余高度。

秦代以来,调令关一直是北拒羌戎、沟通东西的军事要塞,汉、唐、宋、明各代均在此置兵驻守,至清代才被废弃。这些窑洞中出土的历代文物以及每一块黄土,都是两千多年风云变幻的见证。站在关道的荒草上,掬起一把黄土,仿佛触摸到历史的沉重质地,品咂到苍凉的人间况味。

关城遗址三四里之外,有秦一号兵站遗址。关城在几条山岭交接的最高处,而兵站建在由最高处向南延伸出的大古山梁上,以宽阔大道与关城相连,承担着转运补给或行军暂驻的功能,是调令关的重要所在。

兵站原依山梁中段高突处修建,地势三面临谷,只有一面连通关城,是天然的屯兵营地。据考证,当时的兵站规模可观,设施齐备,可屯兵数千,但今天只有遗址可寻。兵站最高处是一块平地,原烽火台已不复存在,近年被依秦式恢复新建。新台共有五层,高约六丈,宏大突立,势压群岭,顶着长风苍日,与关内最高峰遥相呼应。

登上矗立在林木掩映之间的兵站塔楼,看到满眼苍翠、无数红叶,愈发显得冷冷清清,依稀可辨的古代烽燧遗迹只能依靠想象来还原当年雄姿。

关内最高峰,正是关城中现存十几孔窑洞的所在。峰上草木繁密,峰顶的土丘上立一块石碑,上刻“黄帝飞升峰”,正是这山峰的名字。而这个土丘,就是传说中的黄帝升天处。

根据《史记正义》《列仙传》等典籍记载和民间传说,黄帝晚年,率众臣铸鼎,鼎成,见鼎上空烟气升腾,天上飞来黄龙,称天帝使其迎黄帝升天,黄帝便乘龙而去。诸臣民不舍,掣其衣冠,奔走号哭。无果,将掣落衣冠葬于桥山。所以,黄帝冢又被认为是黄帝衣冠冢;而这里,正是黄帝留下衣冠升天的地方。

四五千年前的上古先祖,两千多年前的雄武帝王,却都把传奇留在了调令关和子午岭,让人不得不为这片黄土的神奇力量和神秘运数而深思长叹。

在调令关内,至今还依稀可以看到一条沿主峰走向的车马大道遗迹,连通着兵站和关城,更连通着它南北两端相距千余里的咸阳城和九原郡。这条大道就是古今闻名的秦直道,秦直道沿子午岭主脊迤逦而行,将千里关山变成通途。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秦直道依然清晰可辨,有些路段照旧可以通车。

《括地志》载,庆州华池县西四十五里子午山上有秦时故道。唐中后期编成的《元和郡县图志》也载:“秦故道,在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向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书中的秦故道,即秦直道。

秦统一六国后,为阻止北边匈奴贵族侵扰,秦始皇令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修建由京师通往北境阴山间最近的军事通道。通道全长七百公里,因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工程錾山堙谷,裁弯取直,五里一墩,三十里一站,烽燧相望,呼应绵延;一有战事,大秦铁骑从咸阳出发,凭直道三昼夜可至阴山下。所以,秦直道是举世公认的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两度巡边,汉武帝出击朔方,都走秦直道。

在调令关周遭的林海中,横穿子午岭的秦直道平直宽阔,最宽处达一二丈。除几小段在近年被铺上方砖外,直道大体以土基沿主山脊穿行于林莽,与今天的省道若即若离、交错延绵。

走上一段平阔的直道,午后的阳光穿过松树枝叶的缝隙,刀剑一般刺破林间的阴幽空气,撞落在直道上。时有松风吹起,风声凄厉,直道上枯败的荒草在风中摇曳,一齐向西俯首,发出幽微的低吟,营造出一种肃杀冷峻的气氛。站在直道上,闭目冥想,让心飞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车轮滚滚,军旗曳曳,战马飞奔,步伐整齐,尘土飞扬,仿佛吹响了进军的号角,耳畔回响着划破时空的撞击声……

子午岭很大,一天的行程,只够触及它极小的一隅。这一隅之外,子午岭有它更广阔的境界、更壮美的风景和更迷人的自然人文面貌。

  相关链接

  调令关的来历

正宁县子午岭上有道关口,叫法有三种:调令关、雕翎关、雕岭关。

调令关:相传秦代时,因此地地势险要,“一夫把关,万夫莫开”,设有“秦一号兵站”,驻守兵马,囤积粮草,发布号令,调兵遣将,故曰“调令关”。

雕翎关:秦代,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主持修筑一条通往内蒙古境内的大路,名叫直道。直道完工后,秦始皇亲驾御车查看。一天,秦始皇来到子午岭上,在一个关隘处见到蒙恬,秦始皇下了御车,高兴地说:“大将有功呀,褒奖于你,褒奖于你!”可是,秦始皇觉得随身没带啥贵重物件,拿啥做奖品呢?侍从马上端来金银,秦始皇摆了摆手,一时拿不定主意。正在这时,只见天空中一只大雕从白云深处飞来,盘旋头顶,直瞅着秦始皇。秦始皇见了,满脸愁云顿时消散。蒙恬以为秦始皇喜爱空中的飞雕,便取弓搭箭正要去射,秦始皇一把拦住,不让放箭。就在这时,大雕抖了抖身子,一支翎毛翩翩飘落,正好落在秦始皇手中。秦始皇拿着雕翎,笑着说:“天赐奖品,甚佳!”随即将雕翎插在蒙恬的头盔上。秦始皇再仰观天空,大雕已钻入白云里去了。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座关隘称为“雕翎关”。

雕岭关:古代,因此地地势高耸(如今也是县域海拔最高的地方:1756米),山岭逶迤,人迹罕至,只有大雕才能飞上去,故称“雕岭关”。

  (正宁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提供)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4/0229/15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