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甘肃 那些深藏心中的坚守与牵挂
那些深藏心中的坚守与牵挂
当中秋遇上国庆,当“小家”连着“大家”,每一份坚守都闪闪发光,每一个团圆都值得珍藏。看!中秋的暖心月饼;听!视频中亲切的叮咛;品!共度佳节的欢乐时刻,这就是西销人独有的中秋记忆!
“小家”有温情 月饼里的故事
“瓣瓣”月饼
小时候的月饼,是用油纸裹了一层又一层的。父母总把单位发的月饼放进月饼盒,再放在木柜,等着我放学回家才拿出来。父母会用菜刀把月饼切成三瓣,一人一瓣。有时我嘴馋,趁父母不注意,啃了一瓣自己的,又盯着父母那瓣直瞧。父母笑着对我说:“我们不爱吃莲蓉,你吃吧,我啃皮就行。”今年中秋,带着单位发的月饼回家。我依旧把月饼切成一瓣一瓣,递到父母手里,父母咬了一口,突然说:“还是小时候你抢我那一瓣好吃。”
中秋的味道,从不是月饼本身,而是和在乎的人一起,分食一块月饼时的满足,是藏在时光里,从未褪色的惦念。
藏在月饼里的童年
小时候,每到中秋前几天,厨房就成了家里最热闹的角落。妈妈系着围裙,在案板前揉面,面粉的香味混着熬好的糖浆甜意飘满屋子。妈妈会先在模底刷层薄油,再用指尖蘸点金黄的糖浆轻轻点在花纹上,说这样脱模后花纹更亮。放好馅的面团塞进模子,“啪”地一声倒扣,带着清晰花纹的月饼坯就滚落在铺了油纸的烤盘上。
后来吃过不少包装精致的名牌月饼,却发现那份花纹偶尔歪扭、带着淡淡面粉颗粒感的月饼,才是童年中秋最踏实的“不完美”圆满。
“千层月饼”
在我的家乡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有一种月饼:永登月饼。另外也有一些朴实的名字,比如“千层月饼”“兰州花馍馍”等等。小时候中秋夜,总会把它从中间开刀,切成四瓣,红曲的红色、姜黄的黄色、苦豆的绿色、胡麻的黑色纷纷映入眼帘,浓郁的玫瑰香味也飘散在家中。
现在工作了,中秋这天还是忘不了那一口,妈妈总会给我邮寄记忆里的月饼“花馍馍”,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也与家人可以食同一个月饼。在我的心中,这种中秋月饼,已经寄托着一种情感,一种血浓于水、无可比拟的亲情与羁绊。
“小家”连“大家” 中秋“云”团圆
今天是中秋,本该与家人围坐一桌,乐享团圆。而我为了保障节假日期间业务的正常运转,选择留守油库,成了一个“不回家的人”。
工作间隙,我拿出手机,与家人视频连线。一句轻轻的问候,声音不自觉地柔软下来。对着孩子,我许下“下次一定带你去玩”的约定——原本早和家人说好,这个中秋要一起吃团圆饭、看场电影,可这些计划,都被肩上“坚守”的责任,轻轻推移到了“下一次”。
虽然这个双节未能陪在家人身边,但看着油库平稳运行,油品持续供应,我深深感受到:守护好这个“大家”,才能在视频那头,安心地看见“小家”的笑容。这份坚守,也因此更加有意义。
家国同庆时 企业“大家”暖
川渝分公司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川渝分公司工会提前征求员工意见,精心挑选了慰问品,每一份都承载着对员工的关切。
值班领导前往中心控制室、铁路装车班、财务部等值班值守部门开展慰问,为员工送去慰问品和节日祝福,为大家带去了大家庭的温暖。
武汉分公司
金秋送爽,金桂飘香。武汉分公司精心采购水果、干果礼盒等节日慰问品,赶赴油库生产作业区,将浓浓的节日祝福与温暖送到员工心坎上。
“最近气温变化大,大家在坚守岗位的同时也要注意衣物的增减。”值班领导与员工亲切交流。
玉门分公司
没有酒店的精致餐具,食堂的大圆桌就是最好的宴席。中午休息期间,分公司为坚守的大家准备一桌丰富的餐食,让这群坚守在荒原戈壁的汉子们满足吃一顿“中秋节的午餐”。
餐桌上,老师傅讲着年轻时中秋在岗遇到的棘手事,年轻人拿着手机分享老家发来的团圆照,望着食堂特意做的豆沙馅月饼,悄悄压住心底的愁思。这顿简单又丰盈的聚餐,是坚守岗位石油人舍“小家”保“大家”的真实写照,是暖心的团圆。
新疆分公司
新疆分公司以“巧手作月饼,欢乐度中秋”为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节日氛围。
分公司机关食堂现场,经验丰富的食堂师傅化身面点导师,从饼皮揉制到馅料成型耐心示范,参与者围坐包馅、压模,交流分享中让制作现场成温情课堂。
质量计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郭莹则用彩色毛线、针织针,手把手教大家编织莲蓉、五仁、流心等款式的仿真月饼,让大家体验到了手工创作的快乐,同时也将中秋的月满情浓织进了毛线团中。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007/150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