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评论 短剧真的成了新质生产力么?
短剧真的成了新质生产力么?
这次小龙虾来龙湾是个人差旅的调整,撞上个大场面。各路AIGC社群抱团扎堆,AIGCx、故事接龙、离谱村、WaytoAGI、AInext等迎面就撞见好几位抖音可灵等超创,寒暄间全是 “好久不见” 的惊喜。原本只是参会凑个热闹,这趟温州行直接变成了沉浸式行业观察。
几轮闲聊和观摩AIGC之夜的路演,发现个明显趋势:不管是老牌 AIGC 社群还是独立超创,话题几乎都绕不开 “影视作品”,其中短剧更是绝对 C 位,除了Way2AGI还继续坚持企业AI咨询和画小二聚焦K12校园AI课程。
有朋友透露,现在行业里都在传 “错过 2022 短剧,别再错过 2025 AI 短剧”,接触到大部分团队都在之前悄悄执行短剧战略和布局产能了。这个趋势感知,跟7月参加杭州上海短剧专业论坛的趋势相呼应了。
来自原有AI技术、传统影视、广告营销、MCN、网络小说、游戏、直播电商、数据服务、教育培训、XR科技、传统出版、文旅服务等各个行业都在不约而同蜂拥至短剧,差别只是漫剧和真人剧。Q4的短剧发行场面可想而知了。
路演环节,传统影视背景超创作品还是很亮眼的,比如言川带来的《机械心与狗尾巴》AI短片首映,效果杠杠的。说明AI短剧完全不输实拍表演剧了。遗憾首映期间,我手机没电,未能留下精彩画面。
本图来自言川朋友圈
短剧在文化领域,是以工业生产效率著称。6.5天的拍摄绝不能变成7.0天拍摄,争分夺秒。AI短剧也天然带了这个内卷基因。
除了动态漫领域的巨日禄,在短剧这块,还有艾门思韦在大力气在打造完善创意智能工作台,华谊兄弟10月底要发布AI影视专项,智灵动力团队也在加紧推进剧幕计划上线。
在我写文章时候,还在朋友圈瞅见了博纳影业发布博卡,但示例效果远不及我的个人预期,感觉像没有影视背景的AI练习生作品。未来1.5个月是关键窗口期,且看实际生产效率加速加速再加速和已经翻倍翻倍再翻倍的供给量,叠加涌入涌入再涌入的各行业选手,是否符合各大发行平台的规模变现预期。
离场时突然想通:现在的短剧早不是单一行业的游戏了。明星带来流量,科技创造体验,出版提供 IP,加上AI、电商、游戏等玩家,几乎所有相关行业都在这儿找到了交集。
这不会上还启动了一个AI数字偶像大赛,小龙虾得要参赛了,说明AI短剧角色也越来越有传统影视明星经纪味道了。多跟着我们90、00后活动,就是会让人变得充满年轻活力,绝对有道理!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014/161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