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非遗民俗 彩虹张掖:西夏国寺活态保护的“三种技艺”

彩虹张掖:西夏国寺活态保护的“三种技艺”

2023年5月,游客正在参观“西夏国寺”张掖大佛寺大佛殿内木胎泥塑卧佛。 九美旦增 摄

中新网兰州5月22日电 (丁思 王牧雨)“对于大佛寺的保护利用展示,我们将立足西部地域文化特色,从文物本体保护、古籍修复专业团队建设、古籍文创展示利用这三个方面推陈出新,通过与游客的互动,加深游客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记忆。”甘肃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所长王康近日接受中新社、中新网记者专访介绍说。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如今,其境内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黑河绿洲、荒漠戈壁三大生态系统交错衔接,雪山冰川、森林草原、七彩丹霞、田畴沃野、湿地候鸟、荒漠沙丘等地貌交相辉映,色彩斑斓,是一座彩虹般的城市,一改往日外界对于西北单调“土黄色”的刻板印象。

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的张掖“西夏国寺”,是西夏时期的皇家佛教寺院,是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群,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

王康说,第一种技艺,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即对大佛寺内文物本体、建筑、彩塑、壁画等进行研究保护,这是最为根本的,也是能够留住历史记忆的重要举措。

张掖大佛寺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古建筑20余座,占地3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万余件。截至今年3月,该所还对馆藏5300多卷经卷完成了数字化扫描。

2020年8月,拍摄的雨后张掖大佛寺。(资料图) 艾庆龙 摄

2020年8月,拍摄的雨后张掖大佛寺。(资料图) 艾庆龙 摄

“加强古籍修复技艺,以及专业团队建设的培养。”王康说,该所现在是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传习点,并成立了专门的修复室,针对当前各类博物馆馆藏古籍修复的大量需求,该所将重点培养能修、有专业资质认可的古籍修复团队,满足和带动河西走廊地区的古籍修复需求。

持续增强对珍贵古籍的活化展示利用技艺。王康说,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游览需求,该所还探索增加与游客互动方式,将馆藏佛经版复制品,让游客自行印刷体验,动手操作感受雕版印刷的历史过往。

  目前,历时2年、总投资逾700万元人民币的“大佛寺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于5月启动,这标志着张掖大佛寺迈入数字化保护新阶段。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4/0229/16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