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明甘肃 灵台:万尾苗种“安家”达溪河 助力流域生态焕新

灵台:万尾苗种“安家”达溪河 助力流域生态焕新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朱强 徐娜)10月22日,在灵台县达溪河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百里大桥段,平凉市畜牧渔业站、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灵台县水产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与群众代表齐聚,共同开启2025年度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粼粼波光与岸边忙碌的身影相映,为这场生态守护行动增添了浓浓暖意。

图为鱼苗投放现场。

“这次我们投放中华鳖苗1.4万只、鲤鱼和鲫鱼苗3万余尾。中华鳖苗都是子一代品种,单只重量超20克;鲤鱼和鲫鱼苗,也都是5—10厘米的优质苗种。”灵台县水产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永锋介绍说,“所有的苗种在投放前,我们都做过了专业的检疫工作。”

“我宣布,这次放流苗种品质均符合投放标准,符合放流流程!”平凉公证处工作人员贾燕宣读完公证证词后,众人将一箱箱中华鳖苗搬至岸边,小心翼翼地投入达溪河中。中华鳖苗短暂停留后,快速地潜入了水底;另一处投放的鱼苗也顺着工作人员搭起的篷布通道水流滑入河中,水面瞬间泛起层层涟漪。众人目光追随着“生态小使者”融入达溪河的身影,满是欢喜。

“这次我代表公司参加投放活动,觉得特别有意义!这是我们积极履行生态环保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举措,以后我们也会积极参加这类活动,为守护灵台的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屏障贡献企业力量。”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灵台电厂总承包项目经理张欲晓笑着说。

作为达溪河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保护物种,中华鳖不仅是水域生态的“晴雨表”,更有着关键的生态价值,它们以小型水生生物为食,能自然调节水域内生物种群平衡,其生存状态直接反映水质、底质等环境条件,是判断流域生态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尺”。另外,此次投放的本地鲫鱼,既能摄食藻类与浮游生物,助力净化水体,又能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对丰富水域食物链产生积极的作用。

“随着这批苗种自然生长、繁殖,将逐步补充达溪河水生生物资源,改善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的影响。这不仅能修复水域生态系统、提升自我净化能力,还能为鸟类、鱼类等生物营造更优质的生存环境,推动构建‘水清河畅、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为灵台县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平凉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荣来说。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023/177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