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磅原创 辛勤耕耘结硕果 天水“花牛”品牌远名扬
辛勤耕耘结硕果 天水“花牛”品牌远名扬
“花牛苹果又大又红”系列报道之一
辛勤耕耘结硕果 “花牛”品牌远名扬
编者按:
花牛苹果,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是天水的骄傲,更是享誉海内外的果品品牌。作为“东方佳果”的花牛苹果,藏着一方水土的匠心与几代人的坚守。从果树品种的不断更新,到果园中有机肥的悉心滋养,再到冷链车驶向全国的“新鲜承诺”,每一颗花牛苹果的香甜,都是自然馈赠与人文智慧的共振。金秋十月,记者走进花牛苹果的核心产区,对话深耕果园的“新农人”,解码从枝头到舌尖的品质密码,也探寻一颗苹果如何托起乡村振兴的致富梦。
天水融媒记者 张彬霞 赵军霞
金秋时节,走进天水市各县区,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上挂满了红艳饱满的果实,果农们正忙碌地采摘、分拣、包装、运输。这里,是被誉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花牛苹果”的核心产区。这颗果型饱满、色泽艳丽、口感香醇的苹果,正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日益响亮的品牌声誉,走出黄土高原,香飘四海。
源远流长 百年耕耘铸就卓越品质
花牛苹果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中叶,其名称源于麦积区花牛镇,一个因苹果闻名的地方。早在1956年,花牛镇就开始引种优质苹果苗木,经过数十年的驯化、选育和改良,最终培育出了这一独具特色的地方名优品种。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花牛苹果产业发展的关注,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当地果农的心,也为花牛苹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天水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为花牛苹果的糖分积累、果形塑造和风味形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目前,已形成了以麦积区、秦州区、秦安县等县区为主的渭河流域南北浅山区优质花牛苹果产业带,种植面积达86.4万亩,产量210.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03.2亿元。
“这些年,我们家甚至整个村上,都是通过种苹果过上了好日子,有人盖新房,有人买新车,还有人用卖苹果的钱供孩子上大学。”10月20日,秋雨绵绵,在麦积区伯阳镇下河村种植大户刘金芳家,说起种苹果,他的脸上难掩喜悦之情。他告诉记者:“今年苹果长势喜人,60余亩的苹果园产量达20余万斤,目前卖掉了一半左右,收入40余万元。”
刘金芳是村上第二代种植苹果的果农,连续三年,他家种植的花牛苹果被评选为当地的“花牛王”。“我们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加上精心管理,种出来的苹果市场认可度很高。每年苹果采摘季,各地的客商不远千里前来收购苹果,交易市场很活跃。”刘金芳说。
正是果农的辛勤耕耘与自然的天赋馈赠,共同铸就了花牛苹果“肉质细密、松脆多汁、香气浓郁”的独特品质。
品牌赋能 从“地方特产”到“国家名片”
品牌建设,规划先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花牛苹果”作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字招牌”重点打造。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品牌化营销”的思路,大力发展以花牛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全力打造“花牛”金招牌。
天水市果业产业化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彭静说:“今年天水‘花牛苹果’品牌以68.88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2025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花牛苹果’已连续9年荣登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
这一喜人成绩的背后,是全市持续强化品种培优、品质提升,通过低质低效果园改造提升、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创建花牛苹果有机标准化示范园,组织修订花牛苹果生产标准等举措,夯实品牌发展的产业基础,凝聚起产业发展合力的成果。
截至目前,“花牛苹果”商标相继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央视国家品牌公益宣传计划和“甘味”农产品品牌名录,畅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以及东南亚、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花牛苹果”已不仅仅是一个水果品种的名称,更是一个承载着地域文化、高品质与信誉的强势品牌,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农产品国家名片”。
展望未来 金字招牌续写产业新篇
连日来,秦安县西川镇麻湾梁一带车水马龙,在漫山遍野的果树间,随处可见客商与果农现场交易苹果的场景。种植大户陈国林欣喜地表示:“以前我们要自己去找客商卖果子;现在不一样了,苹果有了品牌,价格上去了,销路更广了,大家的钱袋子都鼓起来了。”
同样,在位于甘谷县磐安镇张家沟村的京东农场也是人流不断。“我们在管理好果园的同时,也和地方中小学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走进果园,了解苹果的生长情况,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该农场负责人张见林告诉记者。
产业兴,则乡村兴。花牛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种植、加工、包装、物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兴起,更成了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从多年果园的深厚积淀,到如今品牌价值的日益凸显,花牛苹果的崛起之路,是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这颗来自黄土高原的“红色明珠”,将继续以其历久弥香的品质和愈发响亮的品牌,在未来书写更加辉煌的产业篇章。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027/1827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