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热点评论 10家头部券商集体下场押注!AI漫剧撑起短剧1/3市场!下一个产业超级风口来临!

10家头部券商集体下场押注!AI漫剧撑起短剧1/3市场!下一个产业超级风口来临!

10月下旬的资本市场,被一股来自内容产业的新势力点燃——短短5天内,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等10家头部券商密集发布研报,集体押注AI漫剧赛道。其中中信建投的预判尤为震撼:2025年漫剧全年流水将接近短剧的1/3,这个诞生不久的赛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冲向风口。券商的集体背书绝非偶然,而是技术革命、市场需求与产业生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海量数据与鲜活案例已揭开这场行业变革的核心逻辑。

IMG_256

数据说话:一场供需双爆的产业狂欢

AI漫剧的爆发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维度数据的集体狂奔,从市场规模到用户反馈,从产能效率到商业回报,每一组数字都在印证赛道的黄金发展期。

市场规模:从亿级到百亿级的跨越

行业增长曲线已呈现陡峭上扬态势。产业内数据显示,2025年漫剧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亿元,而这一数字在2024年初尚不足30亿元,一年多时间实现近7倍增长。抖音平台的播放数据更具说服力:2025年5月前,漫剧单月播放量基本在5亿以下;5月跃升至6.6亿次,6月直接翻3倍达19.2亿次,9月已突破36.5亿次,半年内播放量增长超6倍。用户付费意愿同步爆发,2024年上半年抖音漫剧还无自然流付费,到2025年8月,抖音漫剧每日自然流付费已超1000万元,日均GMV稳定在千万级。

产能效率:AI重构的生产范式

技术赋能让产能实现指数级提升。字节平台2025年4-7月漫剧供给量以每月83%的复合增长率狂飙,近半年累计上线作品达3000部,环比增幅高达603%。帅总在行业大会上披露的数字更震撼:从8月到10月,平台月度上线漫剧数量从约3000部激增至近6000部,10月上半月的产量已接近2025年1至4月的总和。

成本控制同样惊艳。火山引擎数据显示,AI技术使漫剧制作周期缩短80%-90%,成本降低70%-90%。中文在线的AI制作成本已降至40-50元/分钟,红果文化的《玄幻:从拉二胡开始》成本仅为传统三维番剧的1%。这种效率革命直接拉低了行业门槛:传统漫剧单分钟成本在2000-5000元,应用AI后可降至1000-2500元,剧本、分镜等关键环节效率提升50%-80%。

商业回报:高ROI的盈利密码

当前漫剧赛道仍处于红利期,商业化回报极具吸引力。巨量引擎披露,漫剧全域营销ROI可达1.8倍左右,部分细分赛道更显暴利——“沙雕漫”类作品成本仅需2000元左右,却能创造近10万元的充值收益,纯利率超40倍。

单个项目的盈利案例同样亮眼。以“玩具店开出机甲”项目为例,8月中旬按ROI1.1计算,投流利润约30万;端原生利润60万,扣除约10万平台服务费后,净利润约50万,而内容成本仅投入约30万,且该作品生命周期较长,至今仍有正向流量贡献。更关键的是保本门槛极低:AI漫剧的保本门槛仅为1000万播放量,达到1亿播放量即成为爆款,远低于真人短剧5000万热度保本、10亿播放算爆款的标准。

IMG_257

案例拆解:AI如何重构创作与破圈逻辑?

如果说数据是赛道热度的量化证明,那么从头部爆款到产业实践的案例,则揭示了AI漫剧爆发的底层动力——技术、IP与市场的精准匹配。

爆款样本:从本土热卖到全球出圈

中文在线堪称AI漫剧的“爆款制造机”,其国内作品《从娘胎开始逆袭》登上抖音动态漫榜第三位,播放量突破1.1亿次;出海作品《愤怒的吸血鬼》更展现了全球化潜力,仅凭300余条投放素材便实现播放量超越同期真人短剧的成绩,配合趣丸科技“趣丸千音”平台的多语言译制与唇动同步技术,完播率较传统译制作品提升30%。

知乎IP改编漫剧《明日周一》则验证了中小团队的工业化潜力,该剧改编自知乎盐言故事作者许久望川的热门IP,采用“10人团队+45天+AI生成”的行业标配模式,实现5天播放量破500万,成本仅为传统制作的1/4。在细分题材领域,《规则怪谈:我的家人不正常》《开局强吻裂口女》等作品凭借悬疑推理、灵异等稀缺题材成功突围,前者跑量超500万,后者播放破千万,印证了巨量引擎“稀缺题材测出率超34%”的结论。

生产革命:从“作坊式”到“工业化”

AI技术已实现对漫剧制作全流程的渗透。火山引擎解决方案架构师谢鹭键的演示直观展现了技术力量:借助豆包大模型,传统需数月、成本数十万的动画制作流程,效率可提升80%、成本降低70%,甚至能在一分钟内生成完整的AI视频故事。南京炫佳科技等企业的AIGC平台更将产能推向新高度,单集制作周期压缩至48小时内,算力充足时日均产能达百万分钟,为规模化生产与出海提供了核心支撑。

徐梓溢团队的实践则体现了技术对团队效能的解放:一个15人的团队,以“朝九晚五、周末双休”的常规节奏,20天内便完成了60集、总长130分钟的作品,这种生产效率在传统动画领域几乎无法想象。

生态构建:巨头如何布局产业链

头部企业已开始构建从IP到变现的完整生态,版权开放与资源扶持成为核心布局方向。

阅文集团在2025创作大会上宣布开放10万部精品IP、设立亿元创作基金并推出AIGC工具“漫剧助手”,其旗下已有30部漫剧播放量破千万,《大明贤婿》《刷爆无敌模拟系统》等作品播放量破亿。

咪咕数媒则开放2万部IP资源、设立专项扶持基金,2025年超100部作品进入生产,2026年计划扶持产出超200部AIGC精品内容。

知乎在IP供给端的发力尤为亮眼,其旗下盐言故事于2025年10月推出漫剧创作者激励计划第一期,限时开放10万+内容版权资源,个人与机构创作者均可通过盐言故事・版权内容合作平台认领改编。这一举措快速激活了创作生态,目前由盐言故事改编的漫剧作品累计播放量已突破10亿,单渠道播放量最高达2000万级,充分验证了其IP储备的市场价值。此前,知乎已通过“短篇故事3A计划”推动IP多媒介开发,截至2024年3月,盐言故事已有近百部IP完成影视化授权,超400部自制广播剧、有声剧上线,为漫剧改编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基础与运营经验。

平台端的扶持政策同样关键。抖音开放番茄小说超万部IP库,单集补贴5000-2万元,年度采买预算达2亿,还免费开放分镜、配音等AI工具链;B站推出“觉醒计划”,提供30%-100%制作成本支持,分成最高80%;杭州余杭区更设立2亿文化基金,给予最高1000万项目扶持,形成政府与平台协同的产业集群效应。

IMG_258

券商解码:赛道崛起的三大核心逻辑

10家券商的研报在数据解读与案例分析中,共同指向三个关键结论,这也是AI漫剧能够获得资本高度认可的底层逻辑。

技术破壁:降本增效打开盈利空间

这是AI漫剧爆发的基石。东吴证券指出,AI技术实现了“大模型改编—工业化流程制作”的新模式,使漫剧在成本与效率上形成绝对优势。传统动画制作需经历剧本打磨、角色设计、分镜绘制、动画制作等数十个环节,涉及导演、美术、动画师等多工种协作,而AI将这一流程高度简化:AI生成剧本初稿、AI完成角色与场景建模、AI自动生成分镜并合成动画、AI进行配音与字幕制作,全流程效率提升数倍。

这种效率革命不仅降低了准入门槛,更让内容生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当某类题材成为热点时,制作团队可借助AI在数天内完成内容开发与上线,而传统制作模式往往需要数月,这种“快速迭代”能力使其能精准捕捉流量红利。

用户互补:精准切入蓝海市场

AI漫剧成功避开了与现有内容形态的正面竞争,找到了专属增量空间。开源证券研究发现,漫剧核心用户60%是25岁以下年轻人,与B站、快手的Z世代高度重合,而真人短剧用户主要集中在40-60岁群体,两者形成完美的用户互补。

更关键的是用户付费潜力。泛二次元用户已达5.03亿,人均年消费超800元,付费意愿比真人短剧用户高出30%,泛二次元用户付费率更是达到45%,漫剧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是真人短剧的1.2倍。这种“年轻用户+高付费意愿”的组合,为赛道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也让商业化变现更具想象空间。

IP+平台: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IP储备与平台流量的结合,构建了漫剧赛道的核心竞争力。当前超8成漫剧内容源于漫画、网文、短剧等原有IP改编,这些经过市场验证的内容降低了创作风险,也更容易引发用户共鸣。阅文集团的10万部IP、咪咕数媒的2万部IP、知乎盐言故事的10万+版权库以及番茄小说的万部IP库,共同为漫剧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容素材。

平台则通过流量扶持与商业化赋能完成闭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让优质作品能快速触达目标用户,B站的社区生态则利于IP沉淀与用户互动。以抖音为例,其端原生GMV提升30%,中插广告ROI超1.1,通过IAP(应用内付费)与IAA(应用内广告)模式覆盖不同用户群体,配合星图CPS达人分销模式,单剧平均利润可达20万。这种“IP供给-内容生产-流量分发-收益回流”的生态闭环,正推动行业进入良性循环。

IMG_259

风险与展望:从流量红利到IP深耕的进化之路

尽管赛道前景广阔,但券商研报也清醒地指出了当前存在的挑战。内容层面,同质化问题已初现,早期大量低质作品充斥市场,长期可能消耗用户耐心;IP层面,70%的海外热销衍生品仍依赖日本IP授权,国产IP长效运营能力待提升;市场层面,TikTok数据显示原创内容播放量是翻译作品的19倍,本土化创作能力成为出海关键。

对于未来发展,行业资深人士与券商形成共识,将其划分为四个清晰阶段:

1.0红利期:当前阶段,核心是靠流量跑量赚钱,供给不足、门槛极低,属于“谁做谁赚”的野蛮生长阶段;

2.0内卷期:大厂全面入局,竞争聚焦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同时开启出海征程,2025年中国动漫出口规模预计突破200亿元,海外用户总量将达5000万;

3.0精品期:用户对内容质量要求提升,AI技术进一步成熟使“低成本精品化”成为可能,题材向多元化、深度化拓展;

4.0IP期:优秀漫剧沉淀为长线IP,通过游戏、真人剧、衍生品等跨媒介开发实现价值最大化,如8月爆款漫剧“有山林”已与if联名推果酒,试水衍生品市场。

中信建投特别强调,漫剧的终极价值不止于自身市场规模的增长,更有望成为影视行业的“IP试验田”——以低成本完成市场验证与用户积累,再将成功IP向长剧、电影等形态进阶,同时通过季播运营放大IP效应。目前巨日禄AI研发的AIAgent已能替代70%的镜头提示词编写,百度“短剧开放平台”构建起从内容生成到海外分销的全链路服务,技术迭代正为下一阶段发展积蓄力量。

从券商研报的集体背书到产业端的爆发式增长,从本土爆款到全球出海,AI漫剧正在复制甚至超越短剧的崛起路径。当5.03亿泛二次元用户遇上AI驱动的内容革命,当海量IP资源对接成熟的平台变现体系,这个被预测将撑起短剧1/3市场的新赛道,或许正孕育着下一个内容产业的超级风口。而那些能抓住技术红利、深耕IP价值、破解本土化难题的玩家,终将成为这场变革的真正赢家。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030/189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