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文化 北京大视听“追光计划”微短剧大赛落幕 十强名单出炉
北京大视听“追光计划”微短剧大赛落幕 十强名单出炉
10月29日,北京大视听“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会议中心落幕。本次大赛设置“绘时代盛景”“传中华文化”等十二大赛道,共征集到1070部作品,生动展现了全社会参与的蓬勃创作生态。
经过初评、复评及多轮路演选拔,15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站上总决赛舞台。这些作品以镜头记录时代,以故事温暖人心,堪称微短剧浪潮中的“追光者”。

参赛项目路演(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大赛评审团由业界权威专家组成,包括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邱章红、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陆先高、《中国电视》杂志原高级编辑李跃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研究室主任冷凇等。他们从内容创意、艺术表达、文化价值等维度对参赛项目进行了精准点评与专业指导。

参赛项目路演(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总决赛采用现场路演形式,15强项目分为“好故事”与“好作品”两类依次展示。每支团队进行限时推介与作品展示,并接受评审现场提问。北京市长安公证处全程监督计分流程,确保赛事公平公正。

参赛项目路演(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参赛作品题材多元、视角新颖,展现出微短剧丰富的表达空间与创作潜力。《弄潮》以三姐妹创业故事探讨当代女性成长,引发情感共鸣;《怒刺》凭借独特的抗战叙事与复杂人物塑造,获评“快节奏中不失史实严谨”;《草原上有风》围绕“文旅+治愈”主题,探索叙事张力的构建路径;《家有儿女之大明边塞》延续经典IP,在历史场景中重构亲情表达,尹鸿提示“应超越情怀依赖,注重现代语境再造”;《溜溜的她》融合公路片类型与云南地域风情,冷凇点赞“信”物设定的巧思;《琉璃奇缘》聚焦非遗技艺传承,彰显国际传播潜力;《你好!同窗妈妈》以轻喜剧形式打破校园剧与家庭剧的创作定式;《祈安澜》因艺术高度与国民认同获广泛肯定;《请你停下来》被评“故事延展性强,可结合在地文化持续开发”;《去桃花盛开的地方》大胆尝试“文旅+剧情”融合模式;《神兽河行纪》创意设定吸睛;《司法所里的故事》以基层法治群像引发案例选取标准的深入讨论;《为我闺女做御膳》借美食切入中国家庭社会缩影,获赞题材新颖;《舟楫千里号歌来》压轴登场,将大运河非遗“号子”与青春梦想结合,尹鸿高度评价其文化审美与音乐品质。

颁奖仪式(央广网发 北京市广电局供图)
经激烈角逐,总决赛十强名单正式揭晓,分别为《舟楫千里号歌来》《琉璃奇缘》《怒刺》《祈安澜》《弄潮》《你好!同窗妈妈》《为我闺女做御膳》《司法所里的故事》《神兽河行纪》《去桃花盛开的地方》。
评审团主席尹鸿在公布榜单时表示,本届参赛作品不仅呈现精品化趋势,更展现出题材与表达上的创新突破,“微短剧+”意识日益凸显。
从红色记忆到都市情感,从历史叙事到现实观照,本届大赛涌现的众多佳作,充分证明微短剧作为新兴视听形态的广阔前景。“北京大视听”通过赛事平台汇聚创作力量、对接产业资源,为微短剧的精品化、产业化与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追光计划”将继续在政策、技术与文化“出海”等多重助力下,持续发掘和孵化优质创意,以动人微短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代强音。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031/1899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