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磅原创 【新甘肃云·融媒集萃】项目为王 梯度培育 产业升级——玉门市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新甘肃云·融媒集萃】项目为王 梯度培育 产业升级——玉门市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新甘肃云·融媒集萃】
项目为王 梯度培育 产业升级
——玉门市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玉门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玉门市以“工业强市”为引领,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产业升级等关键环节,大刀阔斧地进行产业变革,一步步夯实工业发展根基,构筑起强劲的竞争优势。
项目为王,激活发展“动力源”
走进玉门东建材化工工业园的酒泉西部天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升级改造正如火如荼进行,工人们神情专注,在设备间穿梭,仔细调试与检测着每一处细节。机器的轰鸣声、工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企业发展的奋进曲。
企业发展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源自玉门市在打造高效、优质营商环境上的不懈努力。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方毅站在车间一角,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感慨地说:“2018年刚到玉门的时候,心里还真没底。但没想到,从项目申报开始,政府就安排专人给我们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好多手续很快就办下来了,给我们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能一心一意搞发展。”
近年来,玉门市秉持“项目为王”的理念,针对项目建设,明确关键要素,加强全方位调度。为破解落地难题,创新推行代办、帮办机制,成功助力巨化、喆淇等企业办理公司注册、项目备案、产能置换等各类审批手续。
在玉门市2025年的发展规划中,重点投资项目多达120个,其中工业项目占据了47个,涵盖新能源、高端化工、装备制造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截至目前,巨化高性能硅氟新材料、120万千瓦抽水蓄能、中国一重30万千瓦风电等46个工业项目已顺利实现开复工,开复工率高达97.82%。不仅如此,西部水泥、天鸿、千华等8个“两新”项目成功获得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为工业稳增长和长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梯度培育,打造企业“成长链”
在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呈现出一派科技感十足的景象:高端机器人整齐地排列在生产线上,按照程序指令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光热超白浮法玻璃的生产与堆叠作业。机器人的机械臂灵活地舞动着,玻璃在它们的操作下,迅速成型,一块块晶莹剔透,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泽。
“这是甘肃省首条光伏玻璃生产线,我们去年6月建成投产的。”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霍富自豪地说,“现在,光伏玻璃不论啥尺寸、啥规格、啥形状,我们都能生产。”
据了解,该公司产品已通过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认证,性能参数领先行业标准,可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系列反射镜解决方案。凭借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企业已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
聚焦优质企业梯队建设,玉门市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按照“梯度培育、分级实施、动态管理”原则,完善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库,构建覆盖企业孵化、成长、壮大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指导体系。
今年以来,全市新培育汉隆化工、海鼎化工、苏商科技等6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推荐金色润盛、汇海能源2户企业申报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截至目前,玉门市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19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累计达30家。企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规上企业队伍持续扩容,为玉门市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集群发展,构筑产业“新高地”
来到宝能(甘肃)新能源车间,这里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生产场景。生产线上,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块块光伏光热支架在他们的手中逐渐成形;车间里堆满了即将发货的产品,整齐排列,等待着运往全国各地。
“我们现在全力保障生产,日产稳定在180吨至200吨,上半年就已经完成产值1.1亿元,在手订单总量更是达到了2万吨。”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杨利伟说。
不远处的弘大储能科技(甘肃)集团基地建设已近尾声,正在进行预处理线、焊接与涂装生产线施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1万台集装箱储能装备,年销售额可达8亿元至10亿元。”现场总指挥曹允仃指着即将完工的生产线说。
近年来,玉门市聚力打造现代化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现代物流5条百亿级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市已集聚工业企业234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5户。
今年,玉门市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实施石油化工项目6个、煤化工项目11个、精细化工项目22个,推动持珩化工精细化学品、鲁玉能源30万吨/年调和油、宝能新能源光伏光热支架等项目建成投产,加速工业绿色转型。值得期待的是,巨化硅氟新材料项目预计明年三季度试车投产,将为玉门新材料产业崛起注入强大动能,推动工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韩璇)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031/1902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