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热点评论 爱看免费短剧的中国观众,却哭着为韩国人买单

爱看免费短剧的中国观众,却哭着为韩国人买单

免费短剧刷不完的爽点时代,我们早已习惯了对一个竖屏短视频三秒定生死,信息流的加速与算法的精确分发,让观众的注意力被切割成无数碎片,快节奏、强刺激、即时满足成了当下内容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样的环境里, 要让观众为一部三小时以上、节奏缓慢,还需要付费的纪录片买单,几乎是天方夜谭,但「食贫道」做到了。

由前央视记者张峻打造的B站频道「食贫道」,凭借独特的叙事气质与社会关怀,在短视频浪潮中逆流而上,成为纪录片领域现象级的存在。频道目前粉丝已超800万,其中充电(即付费会员)用户高达305万。按每人定价12元计算,其单项付费收益已突破上千万元。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些付费视频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作品时长在90分钟,最新上线的纪录片《首尔夏天》更是长达三小时十七分钟,几乎等同于一部电影。这与当下主流的内容消费逻辑完全相反。可观众不仅没有被「劝退」,反而主动留言表示「希望定价更高」。           

在一个内容越来越短,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食贫道」究竟做对了什么,才能突破壁垒,成为短剧时代中罕见的「逆行者」?

IMG_256

IMG_257

从美食博主到纪录片顶流

「食贫道」的主理人张竣,被网友们亲切称呼为「饼叔」。曾就职于中央电视台,积累了丰富新闻工作经验,这为他后续创作出具有社会深度和全球性视野的纪录片奠定了坚实基础。

饼叔在B站的初期发展态势平淡,直到2019年《中东大宝荐》系列走红,账号迎来转折,视频内容不再满足于「探店测评」,而是以美食为切入口,讲述人与社会的链接和故事。转型后的「食贫道」在2023年11月首次推出付费充电视频《迷失东京》,投入40万元,上线七小时收入即破百万,这一标志性代表作使「食贫道」脱离了普通美食博主的范畴,开始向着纪录片赛道前进,此后,一系列高质量的视频的出现,让账号关注度不断提升,也帮助频道连续两年获得B站「百大UP主」。

「食贫道」喜欢从食物带来的烟火气出发,逐渐延伸至文化碰撞和社会百态,深度对「人」展开挖掘。《迷失东京》用上班族在便利店匆忙解决饮食的画面,隐喻了快节奏生活中,个体的孤独和标准化的生活;《迦南孤儿》从巴以人都爱吃的甜品库纳法切入,讲述巴以之间的历史恩仇及残酷的战争;《何以当归》里日据时代留下来的小吃,成为拉开台湾割裂现状的前奏;《首尔夏天》以工厂里不断翻转被制作的辣白菜泡菜为空镜,隐喻被困在系统里的韩国人,每日的挣扎与「被预制」的人生。

IMG_258

不仅如此,近期出圈的《首尔夏天》还采用了全女性视角,跟踪采访了多位不同身份的韩国女性。有终生靠海为生的海女奶奶;出身游击队员家庭的郑智我;渴望舞台的内向练习生永恩;曝光追星真相的站姐熊幂;以及揭秘韩国教育内卷的培训教师等等。通过这些真实个体的生活切片,观众才得以从细节中慢慢窥见韩国的样貌。

你会看到海女奶奶们的一次次下海,为生活与生存中做一次次的博弈;首尔街头密布补习班的大楼里,学生们靠压缩睡眠和打营养针来获取高效学习时间;光鲜靓丽的KPOP产业背后,24岁的练习生永恩不断被公司告知要「习惯落选」,尽管「追逐梦想」和「维持生活」这两件事已用尽她的全力。

除开优秀的内容选题,同样出色的,是被网友们称为「百万剪辑」的视听语言。

在讲述韩国激烈的教育竞争时,穿插了许多《鱿鱼游戏》的空镜和配乐,奔跑在大峙洞名牌讲师们海报前的小女孩,一群正在体验真人鱿鱼游戏的群众,与紧凑的《鱿鱼游戏》BGM,共同营造出压抑而荒诞的社会氛围;揭露Kpop产业时,镜头以Blackpink高阳演唱会现场和新歌《Jump》做了衔接,对比练习许久却未能出道的永恩,光怪陆离的首尔城市夜景像一道屏障,既强化了视觉冲击,也为下一章拉开Kpop的幕后埋下了伏笔。

而这些内容之所以变得打动人心,也离不开一直用平等的姿态与温和的语气面对被拍摄者的饼叔,他从不做批判者,只做倾听者,不抽离旁观,而是参与讲述。如同一位朋友在镜头前分享思考,娓娓道来。

从内容立意到摄影剪辑、采访跟拍,「食贫道」的每一部纪录片都在强化核心主题的深度、厚度、温度。也正因为如此,它建立起了付费观众的基本盘。

IMG_259

IMG_260

爱看免费短视频的观众,这次为何付费?

好的内容,是成功的一半。但如果一个内容不要钱,你会毫不犹豫地点开看。

在免费短视频主导注意力的今天,「点开」变成了本能反应,但「付费」却是一种罕见的信任。那么「食贫道」又是通过哪些方法,取得了数百万人的信任?

B站用户的平均年龄为26岁,他们成长于互联网会员经济时代,早已习惯了为喜欢的网文、影视、综艺、动漫等内容付费买单。但能让他们持续掏钱的,不只是消费习惯,而是内容本身提供高浓度「情绪价值」。

除了专业级的制作水准外,「食贫道」给付费会员提供的,还有「又深又密的信息度」。短视频主打高频出击,一分钟内说服你相信一个观点;而「食贫道」的长纪录片则在几个小时内搭建一个「世界」,针对一个现象或话题,进行深入地拍摄和剪辑,最后,让观众在这个「世界」内,思考,共情,反思。

为了达到让每一部作品都信息充沛的目标,「食贫道」的团队会不惜一切代价,做最大的努力。正是因为团队在韩国驻扎一个多月,观众才能从《首尔夏天》中看到政治、经济、文娱、教育产业呈现出的立体社会切面;为了约到风俗从业者,团队专门在拍摄结束后再次飞回东京,才能呈现出《迷失东京》里那几分钟的面对面访谈;为了得到战争中真实的一线难民生活,《迦南孤儿》深入巴勒斯坦前线难民营,冒着生命危险只为记录下战火中难民们「赤裸」的生活状态。

IMG_261

这些镜头的价值,远不止「你没见过的信息量」,而更像是一种「思考空间」,它给予了观众机会,让他们在影像与现实之间寻找自己的位置。

而「食贫道」也知道,纪录片的力量从不只是宏大叙事,个体更能与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和连接。

如果仔细看「食贫道」的作品,会发现他们的镜头总是对准不被主流媒体报道的人。《迷失东京》展现了见证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后,又熬过「失去的三十年」的普通人,剖析他们是如何被资本主义解构,被物化成社会的齿轮;《何以当归》以「教改后的高中生,历史课都讲什么」为问题,展现了当地政客是如何利用宣传逐步撕裂人民的意识;《神鬼传奇》从泰拳、变性者、古曼童等方面呈现泰国的信仰、底层人的生存、与社会意识形态变迁的现状;《首尔夏天》则通过永恩,表达出一个普通女孩如何在残酷的娱乐行业竞争中努力生活,仍保有希望。

「食贫道」擅长运用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巧妙设置悬念与转折,提高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让这些故事跨越语言、地区与文化,让观众在异国他乡者的命运中看到自己。虽然我们与他们互不相识,但却同样感到孤独、焦虑、挣扎、热爱,而正是这种「以差异呈现相同」的方式,让「食贫道」成为桥梁,为付费观众搭起跨越国界的「精神交流」。

而如果要想让观众长期付费,也不能依赖营销,而是要靠信任。

从创立之初,「食贫道」就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内容诚意,每一集都不应付、不迎合、不重复,在充满信息噪音的环境中,用优质内容建立了与观众的深度信任关系。这种信任使得观众愿意为他们未来的内容付费。「食贫道」不追热点,不讨好流量,只讲有价值的故事,所以每一期百分百的投入,都让观众产生收获大于12元的意识,从而形成长线的良性循环。

好内容带来好口碑,好口碑带来好收益,而好收益又可以继续反哺下一次的创作,这也使得每一部纪录片,都变成了观众与创作者共同完成的作品。

在内容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深度、专业、高质量、真实反而成为了稀缺资源,「食贫道」正是抓住了这一「稀缺」,让「长视频」不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也让观众在几小时里,重新学会「慢下来」,这些都让观众感到了「被尊重」,而「被尊重」,才是让观众愿意且持续付费的重要原因。

IMG_262

1号结语

《首尔夏天》的最后,永恩的父亲坐在妻子的墓碑前,「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思念与近况,他希望女儿追梦成功,手机屏保依然是和妻子的结婚照;为母亲送饭的作家,相信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社会,只要心存友善,彼此尊重,世界终将美好。随着蝉鸣和青山伴随交响乐缓缓升起,弹幕上的「泪目」铺满了整个屏幕。

至此,接近三个半小时的时间内,串联起观众的,是亲情的温度、梦想的执着、对生活的共鸣。

而这份共鸣,其实对于内容创作者同样适用。

不管什么作品,坚持原创、真诚表达、用心打磨,不论时间长短,都会有人欣赏,而观众也因为作品中的能看见的真诚和信任买单。

饼叔曾分享过创作秘诀:以导向为魂,以内容为王。这条看似传统的原则,在「你抄我、我抄你」、创作内卷严重的今天,反而成为了突围的利器,但仔细想想,「深耕作品,信任观众」,其实一直都是创作者的终极秘诀,从未变过。

IMG_263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103/193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