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重磅原创 政企协同聚动能 梯次布局强集群 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三期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政企协同聚动能 梯次布局强集群 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三期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政企协同聚动能 梯次布局强集群

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三期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深秋时节,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三期项目现场热潮涌动。现代化工业厂房错落有致,建设者们正抓紧进行绿化、电力等收尾工程,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兰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载体,该基地围绕生物安全与生产研发适配性两大核心,致力于打造集科研、中试、孵化、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聚区。目前,基地三期项目已接洽意向签约企业19家,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高标引领 构建全链条产业载体

“项目从规划之初就锚定‘西部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策源地’目标,在功能布局、建设标准和服务体系上实现全方位升级。”兰州高科产业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龙介绍,三期项目规划用地341亩,总建设面积37万平方米,投资额21亿元,以1.5的低容积率和36.4%的建筑密度,构建空间通透且功能适配的生产研发环境。

在建设过程中,兰州高科产业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实施“需求管理规范化、资源统筹可视化、全流程风险管控、进度质量双控”四大保障机制,前期深度调研企业需求,确保基础设施与企业生产研发需求高度契合。王正龙介绍,目前项目主体工程、设备及管道安装等关键节点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收尾工程施工,预计明年开春启动节能、环保等专项验收。

“相较于一期的科研研发定位和二期的小试中试功能,三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企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王正龙补充道。目前,一期已聚集97家企业,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企业间上下游配套互动频繁;二期聚焦中试验证,为技术转化提供关键支撑;三期则为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空间,实现“园内循环、梯次成长”的产业生态闭环。

推动梯次跃升 赋能企业规模化成长

“选择入驻三期项目,核心是这里成熟的产业集群和精准的政策支持,能让我们的规模化生产需求快速落地。”兰州积石药业财务主管李晓娟的话,道出了签约企业的共同心声。作为从基地一期成长起来的企业,积石药业已在一期建成1100平方米技术转移中心,成功实现司美格鲁肽的小试、中试规模验证。如今,企业在三期定制建设10000平方米的2个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原料药车间及2个GMP制剂车间,取得生产批件并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20亿元。

在积石药业的发展历程中,园区的产业生态赋能成效显著。“我们与园区内的甘肃利康卫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检测实验用水微生物含量,与甘肃欣和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检测实验用水离子含量,不用送外检,既节省时间又降低成本。”李晓娟介绍,在高新区管委会和产业园区全方位的支持下,企业与兰州理工大学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已聘用10名该校研究生,在培研究生2名,逐渐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项目招商始终坚持‘产业链招商+生态圈构建’双轮驱动,既要引进龙头企业,也要吸纳配套企业,形成上下游贯通、左右岸协同的产业格局。”兰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管委会与产业园区建立招商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协同。管委会依托政府平台优势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举办产业推介会,产业园区则从市场角度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优惠条件,形成招商合力。目前,三期项目重点聚焦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体外诊断产品、生物芯片与分子诊断、生物技术服务、生物材料研发与生产等领域,通过“政府推介+企业联动+平台赋能”的招商模式,已接洽或意向签约企业19家,还有30余家机构正在洽谈对接。

强化政企协同 构筑优质产业生态

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底气更足。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秉承“招商精准化、服务精致化、管理精细化”原则,为入驻企业提供政务服务、技术支持、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市场对接等多方面的配套服务。配备医学检验、科研研发、中试实验、专家公寓、员工食堂等完善设施。同时,积极推进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搭建产学研实训基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政策扶持是招商引智的“强磁场”。兰州高新区紧盯生物医药首位产业,全力“拼”“抢”政策资金支持,在基础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协同创新合作、科技金融服务导入、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全方位发力。对入驻企业,高新区不仅提供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等“管家式”政务服务,还给予就业补助、创新基金、人才补贴等政策支持,并联动多家银行、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兰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与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增长点,为兰州乃至西部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随着更多项目落地和企业成长,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将加速成为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生态完善、辐射带动显著的西部生物医药发展引领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记者 陶奕冰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104/194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