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重磅原创 从松花江到黄河 她用旋律“唱响”甘肃

从松花江到黄河 她用旋律“唱响”甘肃

从松花江到黄河 她用旋律“唱响”甘肃

——专访创作型女歌手郭心雨

“第一次站在中山桥上,黄河水在脚下奔涌,那种气势瞬间撞进心里。”郭心雨指尖轻叩桌面,眼神里映着回忆的光。这位从黑龙江尚志市走出的创作型歌手,如今提起甘肃的风物人情,熟稔得像土生土长的西北姑娘。从童星出道到成为《中国好声音》兰州赛区评委,从发行首支单曲到为甘肃两座城市写歌,她的音乐轨迹里,早已刻下深深的陇原印记。

 童星起步 音乐种子在时光里扎根

郭心雨与音乐的缘分,早在童年就已注定。2005年,9岁的她站上黑龙江《咱村也有文艺人》的舞台,凭借灵动的表现斩获佳绩,正式以童星身份踏入音乐圈。次年,她受邀登上张冬玲回报家乡演唱会,一曲《三只熊》唱得软糯清甜,让台下观众记住了这个眼神发亮的小女孩。

“那时候不懂什么是创作,只觉得唱歌能让我快乐。”郭心雨笑着说。这份纯粹的热爱支撑着她一路前行,2012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王北车等音乐人成为校友。大学期间的系统学习,让她从“会唱歌的孩子”成长为能独立创作的音乐人,为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基础。2016年,华谊兄弟音乐为她发行首支原创单曲《漂流瓶》,她既是演唱者也是作词人,笔下的旋律初显锋芒。

 兰州遇见 黄河边结下不解之缘

2016年初夏,郭心雨第一次踏上兰州的土地。“下火车先找了家牛肉面店,辣子一浇,香气直钻鼻腔,那一刻就觉得‘来对了’。”她没想到,这次偶然的到访,会成为她音乐生涯的重要转折点。黄河的奔腾、街巷的烟火、兰州人的热忱,都让这位东北姑娘倍感亲切。

“兰州的气质是鲜活的,既有黄河的豪迈,又有市井的温暖。”郭心雨说,这种独特的城市性格让她萌生了创作冲动。2018年7月,她的单曲《兰州》正式发行,旋律里藏着中山桥的晨光、黄河水的涛声,还有牛肉面的香气。这首歌让她与兰州晚报首次结缘,也让更多人通过音乐认识了这座城市。

 陇原行吟 用歌声记录甘肃故事

如果说《兰州》是郭心雨与甘肃的“定情之作”,《张掖》则是她对陇原大地的深度解读。2019年1月,单曲《张掖》发行,木塔寺的古意、明清街的喧嚣、油糕的金黄,都化作歌词里的生动意象。“‘再吃一口炮仗,去拥抱我的姑娘’,这句词是我在张掖明清街采风时想到的,那种游子思乡的情愫特别动人。”她透露,为了写好这首歌,她特意在张掖待了半个月,走街串巷收集素材。

更让她难忘的是在民勤腾格里沙漠的经历。她曾与同学一起参与防风固沙工作,每日搬运梭梭树苗、扎设草方格,手掌磨出层层水泡。“民勤人用一生守护绿洲的坚持,让我深受震撼。”这份感动后来也融入她的创作,让她的音乐多了份对土地的敬畏。2019年,她接连推出《和你去旅行》等作品,其中《和你去旅行》斩获华语流行音乐金曲榜第200期内地榜单冠军,事业迎来高峰。

以声传情 做甘肃文化的歌者

如今的郭心雨,不仅是创作歌手,更多了个身份——《中国好声音》兰州赛区评委导师。在评委席上,她常常鼓励年轻歌手从脚下的土地寻找灵感:“甘肃有太多值得歌唱的故事,黄河文化、丝路文明,都是最好的创作素材。”2019年,她还登上甘肃省百姓春晚的舞台,用歌声将甘肃的美传递给更多人。

从松花江到黄河,从童星到创作歌手,郭心雨的音乐之路越走越宽。谈及未来,她表示会继续深耕甘肃主题创作:“我想写一首关于敦煌的歌,把莫高窟的壁画、鸣沙山的月牙泉都唱进去。”她还有个心愿,就是举办一场“陇原风情”原创歌友会,让更多人通过她的音乐,爱上甘肃的山、河与人文。

郭心雨近期发行了新歌《轻舟已过万重山》。她表示,这首歌写出了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心路历程。人生中多有坎坷,走过泥泞,便是坦途。

记者 周靖博 文/图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104/194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