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播报 张掖:科技小院激活农业产业新动能

张掖:科技小院激活农业产业新动能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在河西走廊广袤沃野上,张掖市以特色产业为支点,建起一座座扎根田间的科技小院。这些集科研创新、技术推广、人才培育于一体的“田间实验室”,串联起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纽带,让前沿科技走出实验室、走进农田大棚,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推动玉米、有机果蔬、辣椒等产业从“靠经验”向“凭科技”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玉米小院: 种质创新筑牢育种“基因库”

走进张掖玉米科技小院,支架上悬挂的一袋袋玉米种子承载着育种创新的希望,甘肃农业大学和河西学院的学生们正专注开展考种工作,测量、记录、分析每一个关乎品种改良方向的数据。

“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没有优质种质资源,就没有突破性新品种。”小院负责人石建国说。玉米种质资源的创制、收集、精准鉴定与发掘利用,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直接决定玉米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破解种质资源“卡脖子”难题,小院科研团队赴国内外产区广泛搜集优异种质,结合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针对性创制适应河西走廊气候特点的新种质。

在种质资源鉴定实验室,科研人员对收集和创制的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抗病性、抗逆性、品质特性等多维度精准鉴定与评价,深度发掘抗旱、高产、优质等有利用价值的基因资源。截至目前,小院已累计创制、创新并鉴定入库种质资源6800多份,极大丰富了玉米育种基因库,为持续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近3年来,河农1号、河农2号、兰玉1号、国美808、国美606等多个玉米新品种相继诞生。这些新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适配张掖当地种植条件,推广后广受农户青睐。

“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我们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既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难题,又能将最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广大农户和种植养殖企业。”长期驻守小院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石菁说。

河西学院硕士研究生许静雯的科技小院实践经历,让她对农业科研有了更深刻理解:“从春天播种、夏季田间管理、杂交授粉育种,到秋天收获、考种统计分析,我们全程参与。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这里得到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科研能力,更让我们懂得农业科研的价值所在。”

果蔬小院:科技护航有机产业“鲜”活力

“有机蔬菜不能打化学农药,第一茬要施用腐熟有机肥;这个大棚虫子多,关键是没挂黄板,赶紧补上就能有效防虫……”10月30日,甘肃甘州有机果蔬科技小院的试验大棚里,河西学院首席专家王勤礼正在给农户授课,生动直观的田间教学让农户们受益匪浅。

这座2023年8月16日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成立的科技小院,坐落于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由甘肃省科协、甘肃省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河西学院等多方联合共建,以“科技赋能、规范运营、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为宗旨,整合多元功能,致力于破解有机果蔬产业发展痛点。

“有机果蔬种植技术要求高,农户普遍缺乏系统种植知识,这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小院负责人闵兴祥介绍,小院聚焦有机果蔬种植关键技术,明确品种选育、绿色防控、土壤改良等核心科研方向,制定长期科研规划。为进一步锁住有机果蔬的“枝头鲜”,小院在标准化培育和仓储保鲜方面下足功夫。以早酥梨种植为例,小院推行基地标准化培育模式,从有机肥施用比例、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到科学采摘时间,均制定严格规范。

“以前早酥梨成熟后只能集中上市,价格上不去还容易腐烂损耗。现在有了冷库保鲜,我们可以错峰销售,不仅大幅降低损耗,还能卖到更好价钱,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闵兴祥说,通过“科技+标准+仓储”模式,小院实现有机果蔬从“按季卖”到“按需投”的转变。

 辣椒小院:产学研融合激活增收“红引擎”

走进张掖高台辣椒科技小院,红彤彤的辣椒整齐晾晒,色泽鲜亮;车间内,AI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经过清杂、除秆、烘干、精选等工序,优质辣椒干源源不断生产出来。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小院负责人殷长瑞介绍,为破解辣椒产业技术人才短缺难题,小院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员康恩祥及其科研团队,整合县内外产业人才,形成一支涵盖育种、栽培、加工等多个领域的18人专业人才队伍。

这支队伍是辣椒产业发展的“技术靠山”,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周边3个镇、9个专业合作社的6000亩辣椒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指导,从品种选择、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全程为农户提供“一对一”帮扶。

科技攻关方面,小院聚焦高台气候特点和产业需求,开展7项试验研究,重点围绕高产增收、抗虫、抗倒伏等关键性状筛选优质辣椒品种。“这些新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预期亩产干辣椒450公斤以上,带动群众每亩增收1500元以上。”殷长瑞说,目前这些新品种已在示范基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为让“小红椒”变成“大产业”,小院通过标准化生产、规范化加工,高台辣椒品质不断提升,“高台辣椒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证明商标“双认证”,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

“小院依托电商工作室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同时对接大型商超、餐饮企业拓展线下渠道,形成‘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格局。”高台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李娟介绍,2025年,高台县种植辣椒6万亩,建成3个辣椒种植万亩镇、15个辣椒种植千亩村,带动2万户农户年均增收900元以上。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105/196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