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甘肃 奋力谱写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庆阳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奋力谱写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庆阳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对一座城市而言,却足以书写跨越发展的精彩篇章。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交汇点回望,庆阳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跃升答卷”。
五年来,全市上下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庆阳提出的“挑大梁、作标杆”工作要求和建设能源产业大基地、“东数西算”枢纽地、现代农业示范地、区域消费集聚地、红色文化传承地目标,围绕“‘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庆阳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这五年——综合实力显著跃升
经济总量跨千亿、年均增量超百亿,彰显“大市”担当。
依托特殊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庆阳坚持不懈抓项目、扩投资、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看总量,“十四五”期间,庆阳经济总量一路向上。2022年全市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全省除兰州外的首个千亿级市州,连续三年增量以百亿级跃升,预计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300亿元。
看增速,“十四五”期间,年均GDP增速6.3%左右,居全省前列,超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关键性指标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跑赢GDP,与“十三五”相比,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216元、3778元,年均增长5.6%、8.0%,呈现出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跃升的良好态势。
这五年——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工业经济是“压舱石”。
庆阳油煤气风光电耦合伴生、能源资源富集,是陕甘宁能源“金三角”规划重点区域,也是国家能源战略重要接续区。
“十四五”以来,庆阳市以强工业为主攻方向,以建设国家级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能源产业扩量提质、延链补链,装备制造突围突破、向新向智,工业结构实现了从单一资源型向多元化、高端化的历史性转变。
建成了千万吨级原油生产基地,2025年产量可达1265万吨,原油产量占全国产量1/20以上;规划建设5大矿区18对矿井、产能10630万吨,2025年煤炭产量将突破1050万吨,亿吨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拉开架势;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31.7%,2025年有望突破10亿方,百亿级天然气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步入快车道。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加速建设,陇电入鲁工程甘肃(庆阳)段外送电力超100亿千瓦时,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800万千瓦。瑞华天然气提氦、宏大双氧水及吗啉、绿源伴生气利用等一批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化工新材料实现突破。装备制造从无到有,三一重能、易事特、中钠储能、超芯电缆等企业相继投产,首批“庆阳造”信创计算机整机下线,国内首条无人机机翼及涡发模具3D打印生产线建成投运……
五年来,全市工业增加值从327.44亿元增加到532亿元,增长62.5%。
这五年——数字经济异军突起
“东数西算”工程是庆阳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2021年,国家批复将庆阳列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城市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
“十四五”期间,庆阳积极抢抓这一机遇,加快建园区、落项目、扩算力、聚集群、促融合,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千亿级全产业链。
1.7万亩“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加速建设,中国电信、中国能建等6个数据中心建成投用,签约智谱清言、Kimi、燧原、金山云等数字经济企业1425户,覆盖核心、衍生、赋能等多个领域,带动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产业加速集聚,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3.66万架、智能算力7.4万P,今年底可实现机架、算力“双十万”和投资、产值“双百亿”目标。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荣登全国算力园区20强榜首……
经过不懈努力,庆阳数字经济产业实现了从“赶跑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角色转换、从“一张白纸”到“数算枢纽”的华丽蝶变,成为全国增量最大、增速最快、智算化比例最高、消纳最充分的枢纽节点和数据集群。
这五年——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面貌大转变、农民收入大提升,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庆阳经验”。
庆阳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陇东粮仓”的美誉,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7和1/8。
“十四五”期间,庆阳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大力推进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部署实施百万亩复种增粮增效、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改造提升、百万亩高标准农田节水补充灌溉工程,培育壮大“牛羊猪鸡果菜菌药”八大主导产业。
圣越农牧成功上市,“庆阳苹果”“环县羊羔肉”入选区域品牌百强榜,实现农业产业规模效益双提升。按照“以文塑旅、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文旅深度融合”思路,加快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推动农民成为“新农人”、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总结推广环县庄子峁成功经验,建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村32个,西峰毛寺、华池荔园堡、镇原梁韩等6个村被认定命名为全国文明村……
2025年一产增加值将突破14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43.4%。
这五年——发展条件持续改善
“内在气质”与“外观颜值”双向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庆阳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新时代“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核心攻坚区。
相较于增长的数字,城市一点一滴的变化,群众感受更为直接。
“十四五”期间,庆阳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成型,银西高铁贯穿全境,甜永高速、打庆高速建成通车,平庆铁路和西合、东绕城、华二、G327等交通项目加快建设,庆阳机场通达北上广深等10多个国内大中城市;园区支撑能力全面增强,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统揽,以建设零碳园区为主攻方向,按照“一县一园区”“一区多园”模式统筹园区设置,9个园区全部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形成了以“东数西算”产业园为龙头、3个市管园区为骨干、5个县管园区为支撑的“1+3+5”园区体系,园区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3%;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效统筹产业转型、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系统实施营林、净水、固沟、保塬、理田、治矿等重大生态工程,全力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森林覆盖率达到26.3%……
多极而立体的交通网络使庆阳从过去的“三不管”地带成为陕甘宁毗邻地区的黄金节点,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美丽现实。
这五年——革命老区生机勃勃
以政治生态之“优”成高质量发展之“势”,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营主体之“强”。
近年来,庆阳市牢牢扭住优化政治生态这一根本和关键,持续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大力传承弘扬南梁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思想自觉;严肃执纪监督问责,严查各类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牢固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导向,有效提振了干部队伍士气,带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庆阳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大计和长远之计,创新开展“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千名干部帮千企”“营商环境红黑榜”等一系列活动举措,坚决查处了一批严重损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2024年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位次从2020年全省垫底跃升到第6位,招商引资企业评价满意度得分居全省第一。
这五年,庆阳“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庆阳大有可为、应当大有作为、关键是事在人为”的社会共识更加凝聚,“庆阳人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成大事”正在从信心决心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现实。
回望“十四五”,老区干部群众以攻坚克难、坚韧不拔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以高质量发展实际成效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展望“十五五”,大家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庆阳发展新篇章。(张昶昶)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105/1973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