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重磅原创 振兴新程万里春 ——定西市“十四五”收官答卷⑤

振兴新程万里春 ——定西市“十四五”收官答卷⑤

振兴新程万里春

——定西市“十四五”收官答卷⑤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王霞飞

(资料图片)

临洮县八里铺镇水渠村,白墙黛瓦映绿荫,蔬菜大棚、共享菜园与乡村美术馆相映成趣;安定区万亩马铃薯喜获丰收,大型农机穿梭采收;漳县马泉乡骆家沟村“一碗烩菜办丧事”,掀起文明节俭的乡村新风尚。

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曾经“苦甲天下”的定西,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四五”以来,定西市始终把固成果促振兴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底线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四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帮扶力度,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交出了一份增收与提质并举、发展与民生同步的亮眼答卷。

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8843元跃升至2024年的12115元,同比增长37%,年均增长8.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考核连续三年获全省“好”等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考核三次获全省“优秀”等次,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定西市对民生福祉的执着追求。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是固成果促振兴的首要任务,定西用精准施策筑牢了这张坚实的“安全网”。

“家里刚出现困难,村干部就带着帮扶措施找上门,心里一下子踏实了。”陇西县菜子镇村民王彦明的经历,正是定西精准防返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了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介入,定西在全省率先建立运行“一键申报”平台,精准识别监测对象,及时制定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户均落实帮扶措施6.3项,近八成监测对象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特别是“9·27”陇西县5.6级地震发生后,定西第一时间启动监测帮扶“绿色通道”,将所有受灾风险农户全面纳入帮扶范围,用迅速有力的行动守住了“不让受灾群众因灾返贫致贫”的底线。

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领域,定西持续发力:学前毛入园率达99.84%,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升至98.93%;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医保参保全覆盖;农村住人土坯房基本消除;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91%提至96%,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93.5%,民生底线越筑越牢。

精准防返贫是“稳底盘”,产业、就业就是激活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强引擎”。为了让群众从“被动帮扶”转向“主动发展”,定西深入开展“巩固成果比产业看收入”行动,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马铃薯、蔬菜、畜牧等特色产业,健全“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户深度嵌入产业链条,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定西聚鑫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聚东感慨:“引水上山后,洋芋亩产翻番,再也不靠天吃饭了。”

资金保障精准滴灌产业发展。五年间,累计整合121亿元财政衔接资金,60%以上投向产业,30%以上直扶到户;争取19.86亿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实施491个产业项目,引进6个亿元级项目,推动农民人均产业收入占比达42%。

就业是增收的另一重要支撑,定西开展防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建立新疆、浙江等10个“万人劳务基地”和兰州“十万人劳务基地”,连续五年开行至青岛、福州的返岗务工免费高铁专列。目前,全市每年稳定输转脱贫劳动力28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近80亿元,人均增收2.86万元,产业与就业双轮驱动让群众内生动力愈发强劲。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美家园。定西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和美乡村”86个,改造发展类村庄475个。实施引洮二期等103个农村供水项目,80%农村群众吃上洮河水。新一轮“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成效显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8.8%提至37%,卫生厕所普及率从33.83%跃升至83.27%,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定西市以治理效能提升为抓手,涵养文明和谐新风尚,让乡村发展更有温度。漳县马泉乡骆家沟村村民骆三娃算了笔账:“以前办丧事要花4万多,现在‘一碗烩菜’只要2万。”

这场移风易俗行动中,定西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专班治理高额彩礼,大力推行“一碗烩菜办丧事”。市、县、镇、村四级联动,1987个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8556名“话事人”加入红白理事会,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治理效能的提升更离不开基层基础的夯实。定西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689个,村干部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73.32%;选聘3000多名网格员,推广“综治中心+网格化+大数据”模式,推进“村居融合”试点,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在全面打赢过渡期‘收官战’的基础上,持续抓好常态化帮扶,长久、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接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市委副书记黄欣表示。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106/197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