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州新闻 打造集群产业链 服务做到第一线
打造集群产业链 服务做到第一线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甘肃传祁甘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副书记贺劭廷的话,道出了兰州新区企业经营者对党建工作的深切感悟。近日,兰州新区以《关于深入推进园区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抓手,扎实开展“四项行动”,让党旗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以党建“红”引领产业“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摸排建组织,筑牢发展“桥头堡”
“以前企业想建党组织却摸不清门路,现在党建指导员上门指导,党员终于有了‘家’。”甘肃昌鑫重工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李肖锋感慨道。这是兰州新区“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取得的成效。
兰州新区常态化开展企业“大摸排、大走访、大调研”,今年5月以来,对2.5万户企业逐一“过筛子”,建立“五个清”攻坚台账,精准确定“三有”企业402家,现有党员1732名。
针对不同企业特点,通过单独建、联合建、临时建等方式,推动269家有党员的非公企业和134家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其中党委4个、党支部168个,实现100人以上非公企业和30人以上社会组织党组织全覆盖。
面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大的特点,新区依托产业孵化大厦、京都商业广场等载体,组建6个区域性、行业性党组织,让“流动党员”不再漂泊,真正实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
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激活集群“新动能”
“我们的花卉产业链已构建起‘基地自产+链上配花+联营仓’模式,现已联合甘肃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攻克切花玫瑰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产品优质率提升至92%。”农投集团农科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王连泉说。
这是新区产业链党建赋能行动的生动缩影。兰州新区聚焦先进制造、绿色化工等产业,由园区管委会或链主企业牵头,成立精细化工、现代农业等5个产业链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串联80余家上下游企业和服务机构。
以现代农业产业链为例,兰州新区农投集团下设花卉、奶畜产业链党总支,现已辐射链上企业30多家。花卉产业已形成种苗研发、智能温室、冷链物流、品牌营销全链条;奶畜产业年产生鲜乳近4万吨,联动欧亚乳业等13家龙头企业,建成西部领先的乳品加工集群。2024年兰州新区农投集团实现花卉营收近1亿元、奶畜营收1亿元、农产品贸易额4亿元,形成“党建链”引领“融合链”的发展格局,推动现代农业产值实现突破,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现代农业全链条升级的新路径。
“通过党支部建在链上、党员聚在链上、服务优在链上,党建联建共建活动让企业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产业集群优势。”兰州新区组织部副部长赵鹏介绍说。
纾困解难暖人心,当好发展“服务员”
“来新区投资主要看中了这里快速高效的营商环境,东金硅业一期建设40万吨/年高纯度金属硅,二期建设40万吨/年有机硅化合物生产项目,从项目引进、建设到投产仅仅用了1年,创造了令业界惊叹的西部硅速度。”兰州东金硅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颜林伟对兰州新区的服务赞不绝口。
这份高效,源于当地“纾困兴企”行动中党建指导员的精准对接。
兰州新区选派100名党建指导员,对402家“三有”非公企业开展“点对点”服务。
今年以来,指导员们累计收集问题建议230余条,解决用地、用工、水电油气等实际问题200余个。在党建指导员助力下,甘肃东港药业等30余家重点企业相继成立党组织,13个党员技术攻坚团队领衔攻关,党员在项目建设、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揭榜挂帅”,成为企业发展的“先锋队”。
正向引领聚合力,绘就发展“新图景”
“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带头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都强了。”甘肃莱安能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马宁介绍,“通过‘双培养’工程,公司5名技术骨干加入党组织,带动团队攻克3项技术难题,去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42.3亿元,位列全省民营企业100强第13位。”
兰州新区深入实施党组织正向引领生产经营行动,推动269家企业完成“党建入章”,完善党组织议事规则,实现企业党组织与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同向而行。
今年,兰州新区在新兴领域发展党员54名,企业管理层、技术骨干占比超80%。
在党建引领下,甘肃莱安、德福新材料、九州通医药等7家企业跻身全省民营企业50强,兰州和盛堂制药荣登“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榜单,2025年上半年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8%,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党旗红,企业兴。兰州新区的“四项行动”正让党建成为园区发展的“红色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106/1986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