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重磅原创 “数字敦煌”让千年艺术触手可及——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特写

“数字敦煌”让千年艺术触手可及——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特写

“数字敦煌”让千年艺术触手可及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特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11月7日下午,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专业委员会成立。

“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专委会的成立,能够给全世界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带来技术和人才的汇聚,还有典型案例和方案汇聚,可以更好助力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推广和应用。”敦煌研究院副院长俞天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本届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敦煌研究院将向世界介绍“数字敦煌”。

“数字敦煌”,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而是敦煌研究院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研究研发出的一整套适合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

20世纪80年代末,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概念。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了“数字敦煌”项目。

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实现了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节目全球共享。截至2024年底,敦煌研究院完成了敦煌石窟300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200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5万张历史档案底片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形成了超过500TB的数字化成果。

2022年12月8日,敦煌研究院联合腾讯公司打造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这是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通过素材库向全球开放,为学者、文化爱好者以及艺术创意者打造“一站式”的敦煌文化共享平台。

2022年“数字敦煌”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敦煌研究院向世界生动展示了美轮美奂的石窟宝库,为跨域文化传播、创新文化成果提供了精彩样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敦煌研究院以“数字敦煌”资源为基础,持续运用前沿技术创新推出多款“数字敦煌”产品,探索大众普及敦煌文化的多元路径。其中就包括于2024年联合腾讯推出的“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

据介绍,“寻境敦煌”综合应用三维建模技术、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VR虚拟现实场景等前沿游戏技术,1∶1高精度立体还原莫高窟第285窟,实现上亿面的高保真数字模型和超高分辨率的表面色彩。

“游客可零距离观赏壁画、360度自由探索洞窟细节,还可以身临其境参与壁画故事情节,感受古时洞窟中曾被照亮的场景。”俞天秀介绍。

为了实现流散海外敦煌文物资源的全球共享,敦煌研究院依托“数字敦煌藏经洞文物完整数字目录整理与展示平台”及“敦煌遗书数据库”等既有数字化成果,上线了“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通过集成经卷文本加工系统与元数据录入系统,突破性地实现文物图像的拼接与残卷缀合。

本届峰会上,敦煌研究院将参加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论坛,分享敦煌研究院建设“数字敦煌”30多年来积累的经验。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109/200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