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名企 兰州石化:用好每一滴水 集聚绿色动能
兰州石化:用好每一滴水 集聚绿色动能
据兰州石化生产运行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该公司累计外接新水同比去年下降134.82万吨,污水回用率历史性地提高至40%,净化水回用率稳定在65%以上,标志着公司内部水循环管理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兰州石化始终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准则,以“守护母亲河生态安全”为己任,将节水减排融入生产全链条管理,用科技创新驱动水资源集约利用,让每一滴黄河水都承载生态价值、创造经济价值、彰显社会价值,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岗位员工在二沉池认真巡检。陈笑 摄
“最大的转变是由过去关注总水量到现在把控每一滴水的去向和效率。”兰州石化生产运行部能源(取用水)管理组组长武兆东说。
一直以来,兰州石化深入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四水四定”原则,把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作为重要突破口,率先在内部建立起一套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全面对标国内最严苛的行业标准,构建起“总量控制、强度控制、水效提升”的“双控一提升”管理体系。
兰州石化加大新水源头控制和中水回用力度,将不同品质的中水进行回用,并反复优化换热流程,不断减少冷却水补给。该公司公用工程一部坚持“全过程管控、全链条达标”原则,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采用“分级管控”模式,全流程监测水质,通过9套凝结水回收撬块投用及145凝结水站升级改造,实现每小时增收50吨凝结水,年回收量成效显著。榆林公司每日跟踪用水数据、实时排查损耗节点,将节水降耗要求融入每一次巡检、每一项操作,以精细化管理筑牢节水防线,荣获2024年度乙烯行业“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截至目前,该公司加工吨原油耗新水降至0.51立方米/吨,优于国家标准;吨乙烯耗水降至5.2立方米/吨,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公司节水增效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五年来,兰州石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累计投入超亿元,持续推进节水减污工作。
今年以来,该公司炼油区除盐水系统解锁了一项“节水新科技”——一套新建的带混凝沉淀功能的新鲜水预处理装置正式投用,不仅优化了一级除盐水的水源,更实现了反冲洗废水的高效回用。这套系统高效运转后,反洗水回用率将达到95%以上,每年可节约新鲜水48万吨,直接节约成本470余万元。
此外,该公司还积极探索一水多用模式,将四季青缓冲池污水作为炼油区、化工区消防水系统补水、清罐作业用水、清换热器等用水,可年节约用水百万吨以上,同时也减少了同等量的排污处理,逐渐将节水管控措施前移,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与此同时,能源管控平台如同一个“智慧大脑”,不仅能实时监测全厂水系统运行,更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动态优化水系统网络,提前预警“跑冒滴漏”,为精细化管理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此外,兰州石化一项炼油废水零排放项目正在被提上日程,通过高级氧化、膜处理等前沿技术,将处理后的废水全部回用于生产,真正实现“净零排放”。
兰州石化一方面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加快推进污水处理系统升级。另一方面,深入实施水资源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编制《取水用水管理办法(试行)》,增加取用水管理的团队和专职人员,通过改进各项激励、考核措施,确保节水举措落到实处。
从黄河岸边取走一滴水,经过在生产装置间的层层利用、极限回收,最终以近乎“零”的形态回归自然循环,兰州石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也将持续完善实施机制,做好跟踪评估,健全监督管理,书写更加优秀的“绿色答卷”。(王芳芳 武兆东)
来源:兰州石化公司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1117/2088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