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史话 传承近三百年的康县古法造纸再现《天工开物》72道工序
传承近三百年的康县古法造纸再现《天工开物》72道工序
蒸煮
碾穰
淘穰
抄捞
扫纸
陇南康县大堡镇李家山村地处山坳腹地,四周山峰如莲花状,境内竹茂林密,构树遍山。这里的村民按照祖辈传下来的最原始的造纸工艺生产着手工纸,传承着这一古老的原生态文化信息。
因为境内造纸原料丰富,自古以来就有造纸传统,这里的手工造纸业已有近300年的历史。2008年,康县的古法造纸名列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源远流长
康县大堡镇李家山村的造纸在明代就有,据村里的老辈人讲,明代、清代李家山的造纸很红火,造纸让当时的李家山人发了家致了富,还置办下了苏家山的好大一片土地。历史上大堡河流域造纸的主要村庄是漆树沟、蔡家沟、李家山等。
1949年后,大堡尹家沟的苏家山、庄子、李家山等村一直传承着手工造纸,成为当时生产队的一大副业。包产到户后,李家山人凭借祖传的造纸技艺勤劳致富。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李家山造纸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全村土纸年产量达到2000捆,户均40余捆。现在虽然造纸业已经式微,但还是有一些人苦苦地坚持着这份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
李家山手工造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生武就是还在坚守的人。
李家山村“镶嵌”在一个山洼里,四周全是树木,有三棵百年老铁匠树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护卫着村庄。出村后沿着田间的小路直接去往一个叫作“纸坊沟”的小山沟,从字面上就能想到它应该与造纸有关。
走到山麓,我们看到晶亮的小溪像一条小蛇蜿蜒而来,一个用石头砌起的水潭上,用几根木头支起渔网一样的物件,水潭上有一间同样用石头砌成的操作间,屋顶用石板苫盖,四周张着篷布遮蔽阳光,这就是传说中的纸坊吗?
里面低头忙碌的一个汉子,抬起头笑眯眯地迎了出来,他就是李生武,由于常年辛勤的劳作,他显得身材消瘦,满面风霜,但眼眸里激荡的却是一种热情。
2.匠心独运
李生武指着身边的纸槽说,别的地方手工造纸多半用的都是木槽,而李家山的纸槽却是由五块石板(有一块做底)做成的,这绝对是独一份。
在2008年,康县李家山手工造纸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被确定为非遗传承人后,就感到肩膀上落下重重的责任。他从20多岁开始造纸,从事这个行当已30年。
李生武说,李家山造纸最兴盛的时候,这条小溪边有80多户人家靠此维持生计。李家山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场边路旁都是造纸的家什。
“塞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描写了造纸这种诗意的劳作,李生武讲述和示范了李家山造纸的主要程序:
先将采集回来的构树皮进行筛选,之后放到清水中浸泡,然后把浸泡过的树皮放到石灰水中泡2至3天,再把构树皮从石灰水中捞出放在大锅里蒸一天一夜,使树皮纤维彻底软化,再拿到河里将石灰和其他杂质彻底洗干净后放到石碾上碾成穰,把穰用铡刀切碎后在一个大木杵的踏翻下将穰压成松散状,之后还要放到石缸里用石锤捣,使植物纤维变得更软更细,最后放到石槽里淘浆变成均匀的纸浆。纸浆生成后便进入抄纸工序,在一块长方形木架子上摆好竹帘,用两根小木棍将小竹帘卡住,这便是抄纸的主要工具——模型。
纸匠双手握住木架两端,先将竹帘的一端稍微倾斜插入纸浆槽中,挑起来后,再将另一端完全缓缓地沉入,五六秒钟后迅速将竹帘捞上来,把竹帘反扣并轻轻揭起,一张白皙的原始纸张就造好了,这样一层接一层将纸叠压在一起(每张纸互不粘连,这种技术令人感到既神奇又不可思议)。抄出来的大叠湿纸,要用木板和大石块持续压10个小时以上,以挤干水分。
之后最后一道工序便是晒纸,把湿纸一张一张揭起贴到墙壁上晒,这一工序非常关键,不仅要细心,而且很讲究技巧,既不能把纸揭破,也不许使纸卷边。待纸张完全晒干后,把纸裁剪为成品,最后打捆出售。
多少年来,大堡一带的纸匠们一直使用这种原始、简单的工具,遵照蔡伦发明的造纸工艺流程,制造出纯天然的构树皮纸。
3.师徒传承
李家山的构树皮造纸工艺源于何时,文字记载无法确证,但当地人却有这种说法,早年这里闹灾荒,村里人将仅有的八颗黄豆用线串起来熬在大锅里充饥后,便四处逃荒,两年之后,一位村民回来后,带来了两门手艺:“造纸”和“织布”。俗语云“家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傍身”。虽然在李家山,我们再也见不到呀呀轮转的织机,但造纸的工艺却在悠悠的岁月里被传承下来。
长期以来手法造纸技艺全靠师徒传承,世代相传。如今虽然有关造纸的工艺流程已出了不少著作,但真正的纸加工技艺(绝招)仍然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还要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及感觉才能掌握,难于言表和形成文字。另外,原料加工大都采用日晒、雨淋、露炼等方法,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指标,全凭经验掌握。
在大山深处,工业文明似乎从来没有染指这里,村民们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工具,最繁复的工艺制造着纯天然的手工土纸。“七十二道手,上墙还要吹一口。”这样的工序完全就是《天工开物》七十二道工序的再现。
在李生武家的外墙上,我们看到一张张刷在墙上的构树皮纸,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它们,感觉附着了劳作的纤维显得那么绵软亲切。
李生武说李家山出产的土纸纸面平整,切边整齐、洁净,纸面无折子、裂口、洞眼和其他附着物,它的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
曾看到四川叙永县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构树皮造纸工艺”濒临失传的报道,现在才了解到就在甘肃的陇南市,康县、西和都有构树皮造纸工艺的工序保留下来。
在李家山的村前村后,我们看到了构树,它混杂在其他树种里,在一人高的地方枝干便被人工截断,新发的枝条像一把蒲扇打开,正午的阳光让它的叶片镶上了一道金边……
《本草纲目》里就有详细的构树介绍:“……雄者皮斑而叶无桠杈,三月开花成长穗状如柳花状,不结实。歉年,人采花食之。雌者皮白而叶有桠杈,亦开碎花结实如杨梅,半熟时,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
从地理环境上看,包括大堡镇、寺台乡附近的山区都属于犀牛江(嘉陵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流域,这里山高水长,森林茂密,构树在这里找到它最适宜生长的家园。
李生武说,他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李家山的造纸工艺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扶持,和构树一样迸发勃勃的生机。
文/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图/葸哲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4/0401/26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