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市州新闻 一所乡村学校的振兴之路

一所乡村学校的振兴之路

原标题:一所乡村学校的振兴之路

夜幕下,教室的灯还亮着

跳竹竿操的学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教育面临着生源流失,农村学校举步维艰的现状。在距离兰州市10公里的七里河区阿干镇,兰州市第六十八中学却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从生源流失到学生人数持续增加,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获得“教学质量突破奖”,兰州六十八中用什么留住了当地的学生?记者进行了走访。

1 流失与回流

开学快两个月了,转到六十八中的三个学生里,两个已经适应新学校。另一个从市区转过来的学生,还有些不习惯。从城区的学校转到这个位于阿干镇的乡村学校里,他的不适感更强一些。

“今年我们学校转来了3个学生,去年转来6个,都是回流的学生”。六十八中校长杨积强挺自豪。这9个孩子都是家在阿干镇附近,却舍近求远,在外读书的学生。

这些学生的回流给学校带来的是生态好转的信号。

坐落于七里河区阿干镇的兰州市六十八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由原来的阿干煤矿中学改制转型。这个远离市区,曾经随着煤矿经济效益“浮沉”的乡村学校,过去是我市生源流失最多的学校之一。在生源地所在阿干镇,那些稍对孩子的前程怀有希冀的家长,在城区打工的时候,也把孩子带到身边的学校就读。走不出去的家长,也选择把孩子送到了“隔壁”的榆中县银山的学校就读。

“2019年我刚来学校的时候,全校学生不足200人,现在学校一共有346个学生”,杨积强校长说。增长的学生数量是学校通过自主招生,吸引了附近八里镇、榆中马坡等地的学生。而引力是来自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问起七年级二级的张豫为什么到六十八中来读书?他说这里考入高中的学生多,特别是那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师大附中的学生,对家人和自己触动很大。“家门不远的初中,努力也能考进好高中”,家人打消带孩子外出念书的想法。就这样,当年的秋季新学期,张豫走进了六十八中。

2 质量的突破

“697.7分”,杨积强脱口而出2023年学校考出的最高分。考出这个成绩的学生以统招进了师大附中,这是几年来学校交出的第二个“成绩单”。此前的2020年,考进师大附中的学生是以统配入校,打破学校15年没有考进师大附中的记录,这成为了学校的第一个“成绩单”。这当中的2021年与2022年,学校每年都有统配进师大附中的学生。

杨积强还记得,2023年夏天,成绩公布的当天,阿干镇的家长们自发到学校门口以震天的鞭炮声,释放着他们的喜悦。

如果说鞭炮声是家长们的肯定,而在一年前,老师们早就受到过肯定。

“这样的乡村学校,考出来9个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很不容易,说明老师们做出了很大的奉献与牺牲。”这是2022年听到六十八中的录取情况时,七里河区一位时任领导对学校的肯定。因为这句肯定,六十八中的许多教师眼睛红了。

副校长刘克智知道老师们难过的理由,乡村教育太难了。2019年学校对初三学生进行了排摸,单亲家庭的学生占到了56.3%,“学生的心理问题特别多”,刘克智介绍。“导师制”是学校首先想到的办法。从校长到老师,学生看哪个老师“顺眼”,就选为自己的“导师”。孩子最多的“导师”名下有10多个娃。“导师”对学生,亦师亦友,从学习到生活双重关注,尤其是对那些缺乏关爱的学生,“导师”的关心格外多。

说起此事,学校另一个副校长巴怀峰颇有感触,“有些学生太敏感了”。有一次,他给一个贫困生送衣服,明明是比着学生的尺寸买的,交给学生的时候,为了不伤害自尊心,他推说给自己的娃买小了,不能退了,让学生穿着。即便如此,他还是被拒绝了,但是这个学生与他亲近了不少。

心理上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同时,“培优补困”是学校的另一个方法。

面对着两极分化特别严重的学生混在一间教室里,薄弱学生听不懂,好学生“吃不饱”,普通的教学无法实施。从2020年开始,学校从毕业班开始分层教学,设一个培优班,两个补困班。这三个班动态管理,进出不设名额,以学生的状态决定。

“分层教学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杨积强说,“没有质量的学校,哪有生源不流失的道理。没有规模的学校,就会变成兜底的教育,学生更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

3 课堂的改革

346个学生,186个学生寄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学生多,这些农村学校的特点,六十八中都有。杨积强说,接手学校后,在调研了师生的状态后,他决定从课堂着手来改变。“乡村学生既无过重的作业负担,也无过度的校外培训负担,课后家里也无人辅导,学习全靠学校来抓。全部的知识都需要在课堂消化,这必须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的改变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那年,兰州市把金城名师“教育扶贫”进农村学校开展“送教、送研、送培”活动放在了六十八中,这成为改变课堂最好的时机。名师与学校的老师“同课异构”,同一节课,名师上一节,学校的老师也上一节,课后研讨。这次的“练兵”对学校老师的触动特别大。后来通过派老师外出听课,邀请市、区级骨干教师入校培训,区级各校教师的“同课异构”措施等,几年下来,老师们的教学方法改变了,课堂也活跃了。现在学校里每周都有三名教师开展优质课展示,这已经成为学校常态化的做法。

课堂之外重点抓自习,晚自习是这所学校的特色。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夜幕下的教学楼里,教室都亮着灯,每间教室里都有老师,值班的家长,共同守护着写作业的学生。从周日至周四,老师面批、面改作业,不会当堂就问。老师们每隔十天住校一次,也没什么怨言,他们也知道乡村教育没有退路。

4 多元的出路

在采访的当天下午,正值六十八中的社团活动日。足球场上,一场小型的比赛正在进行,十多个孩子在微寒的春日里,你追我赶;田径场中间,有跳竹竿操的学生;远处的跑道上,田径队的学生正在一圈圈地跑步。教学楼的多媒体教室里,课本剧正在上演;在音乐教室,学生乐团正在练习一首民谣,鼓手、键盘手都是学生,弹吉他的是学校的老师,曲调里淡淡的忧伤与慵懒。

巴怀峰说,学校现有20多个社团,音体美类型的居多,其中足球是学校的传统项目,多年来都是七里河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2021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示范校”。课本剧与小乐队是学校今年新增的社团。这些社团的开设是学校捕捉到了孩子的闪光点,把它们放在了“镁光灯”下,以艺术开启学校的新航程。

说起课本剧社团的起源,刘克智介绍,2023年学校文艺演出,有一个班的学生们把“七步诗”以话剧形式搬上舞台,学生的表演张力超出了老师们的想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刘克智发现课本剧让学生们把教材内容,尤其是难懂的文言文吃透了,课本剧社团应运而生。

“社团活动就是让学生的心灵充盈起来。现在的大课间,还有课后延时服务,我们都鼓励孩子们动起来,跑起来。”杨积强说。

“这么多的活动不怕影响学习吗?”面对记者的问题,杨积强说,“我们这是用特长给学生拓展成长空间。”

在经过五年的实践之后,杨积强觉得乡村学校的发展还是没有突破。跟城市的学生相比,乡村学生限于经济与环境的影响,生活单一。而学校恰要帮孩子寻找自己的特长,这些特长是学生的出路之一。他说,“今年全国30多所高校已经开设足球本科专业,这正是我们学生的特长。现在学校周周有赛事,以赛育人,让学生看到希望。”

5 “集团化”破解难题

生源的回流让杨积强看到希望,但他也知道乡村教育“道阻且长”。回首学校这几年的发展,他依然充满着希望。在七里河区教育局的支持下,五年来,学校锈迹斑斑的大门已经翻修一新;教学楼的窗户全换了双层的玻璃,再也没有冬季冰花“糊窗”,挡住外面的光线了;教室里的吊灯全是护眼灯,连黑板也是智慧黑板;一些限于师资,乡村没法开展的课程,现在用“专递课堂”的形式,与城区的学生共上一节课的方式全部开齐了。“教育局的要求是,城区课堂那头的老师要能叫上我们这边学生的名字”,杨积强说,这解决了乡村学校师资匮乏的问题。

记者从七里河区教育局了解到,兰州六十八中只是七里河区以布局调整、集团化办学来保证乡村教育质量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针对七里河区农村教育学校分散、师资分散、管理分散,投入大,质量低,教学点的孩子们不能享受完整学校教育的现状,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全面启动了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将26所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整合至交通便利的乡镇中心地区,就近分流学生411名,调配师资146名,转岗31名临聘教师为生活教师。此外,投入专项资金扩建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同步改善黄峪中学寄宿设施条件,建成阿干镇、黄峪镇两处容纳80余名学生寄宿的全免费学生公寓。调整实现了农村学校资源配置和师资结构的“双优化”,缩小了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距离和差异系数,为“融”通城乡的集团化办学储备了条件,也为兰州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巧灵 文/图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4/0505/29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