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艺界 笔尖律动 书韵悠长

笔尖律动 书韵悠长

【艺术杂谈】

笔尖律动 书韵悠长

录王维诗《山居秋暝》 (书法) 王小静

王小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是最具个性的艺术。它的创作工具看似简单,一支笔、一砚墨、一张白纸,表现的形式也仅仅黑白两种,表现的手段只有线条而已;然而,书法又是最复杂的,一幅经典的书法作品,既要蕴含精神、气韵、人文等层面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必须展示用笔、结字、章法、墨法等基本技法。在书法所包含的复杂元素中,节奏在线条和章法的创作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节奏”一词,古已有之。我国古代音乐理论著作《礼记·乐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节是音乐中休止的意思,奏是音乐进行的意思,“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就是说,节奏和精彩的文辞一样,都是用来装饰美化音乐的元素。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对节奏概念也作过这样的表述:“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由此看出,节奏就是音乐进行中或行或止的表现。

艺术是相通的,古体诗词的平仄是诗词的节奏,舞蹈、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创作中,都会展示出各自的节奏韵律。从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道法自然”出发,节奏这个艺术概念还隐藏于大自然中,如一簇簇千姿百态的云、一阵阵忽紧忽慢的风、一条条波涛起伏的江河、一道道变幻莫测的闪电以及四季轮回、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中,只要用心感受,就能感受到其中的节奏。

书法创作中,节奏无处不在。点画、线条、结体、章法、墨色等的表现中,书写者心律的收缩、胳膊肌肉的韧性特点以及每个人习惯性的动作,以及对创作内容的理解,毛笔的大小、软硬,纸张的生熟程度,墨的浓淡都是决定节奏的因素。在书写时,节奏的具体体现是毛笔运行的快慢。另外,单字大小倚正的变化、线条粗细的变化、行距字距之间的变化、墨色浓淡的变化等都是节奏的体现。“密不透风,疏可跑马”中的“疏”“密”就是章法中节奏的展示,“密”处节奏加快,空间紧缩,“疏”处云淡风轻,舒缓从容。“疏”“密”相互陪衬,成为评价一幅作品艺术水准的重要构成。

点画的节奏体现在笔画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中,章法的节奏体现在轻重、强弱、疏密、大小、枯湿、浓淡、倚正等构成的对比中。古代书法理论中讲书法节奏的论述较少,但诸多形象的描述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屋漏痕”“锥画沙”“乱石铺路”“奔雷坠石”“鸿飞兽骇”“犹众星之列河汉”等,让我们能想象和感受到意象中展示的力度感与速度感,这些意象都是对节奏感最为生动的描述。当下大草书法的代表性人物胡抗美先生,就对草书章法中的节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文章《节奏是书法艺术的灵魂》,他认为“节、奏与曲、直一样,是相互对举的概念,即通过对对立双方的合理调配来反映出理、对应于情”,他还认为“在人们施展开的一点一线、一提一按都与内在的生命律动相连,他们就是生命本身的节奏”。胡抗美先生的论述,让节奏这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可以体会和触摸的东西。

历史上的书法大家,都有自己的用笔习惯以及书写的节奏特征,让中华书法大观园内异彩纷呈。颜真卿的书风敦厚严正、挺拔雄阔,成为大唐气象的代表,其书写的节奏感没有大的起伏,但力透纸背的笔法及通篇厚重、立体的熔铸感,让人感受到《黄河大合唱》一般凝重的旋律;苏东坡的笔墨藏巧于拙、率真浑朴,其书法的节奏亦较平缓,视觉冲击更多来自于个别笔画线条的夸张,这些夸张就像深夜里的一声呐喊,男声合唱中的一声花腔高音,使其书法稍显压抑和单调的结体与章法,有了爽劲痛快的感觉;董其昌的笔法俊雅瑰丽、韵致天成,由于其擅长淡墨书写,使其本来秀雅的书貌又增添了春风拂柳或月下赏梅的婉约美感;王铎的章法大开大合、神奇莫测,极具视觉冲击力,其书法散发出来的跌宕劲健与凝重俊逸,似武坛高手的拳脚棍棒,节奏迷乱,旋律激越,令人激动。

书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节奏的恰当运用会在章法上提升书法品位,打开书法家创作的思路。

  (作者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陇南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陇南市美术馆馆长)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4/0229/7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