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艺界 案上清池方寸间——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砚屏赏析
案上清池方寸间——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砚屏赏析
□ 陈晶
屏者,屏风也。《说文》云:“屏、敝也,从尸,并声。”《淮南子·时则训》云:“授车以级,皆正设于屏外。”屏风乃蔽障之物。砚屏亦归属于屏具一类,本是文房用品,体型较小,放在书桌、画案上的或称为“砚屏”,江南又称“台屏”。宋赵希鹄《洞天清录·砚屏辨》云:“自东坡、山谷始作砚屏,既勒铭于砚,又刻于屏,以表而出之。”至迟宋代已有砚屏,宋画中已见。扬之水先生以为所谓“古无砚屏”,这是源自书案宽大有了置放雅玩的余裕。
关于砚屏的作用有很多种说法,“簸摇桑榆尽西靡,影落苏子砚与屏”。一说是古人坐在书桌前读书写字,砚台里的墨汁折射日光或烛光,容易晃眼,所以要用一块小屏风蔽障,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还有一说是放在砚台的前面用于遮挡风吹,防止研磨的墨汁干涸。后来随着时移世变,砚屏的功能性也逐渐模糊,最后转化成了一种专门用于摆设观赏的工艺品。
清 《莲动下渔舟石砚屏》 天水市博物馆藏
古画中,砚屏也十分常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代《十同年图》卷与明·仇英《东坡寒夜赋诗图》卷,两幅画卷中出现的方桌上,均有一云石攒木框的方形砚屏,坐墩式的架,整体效果沉稳而古雅。
砚屏通常是用木头或竹子做成框架,镶嵌云母石、大理石一类带有纹理的美石,或者用石头、竹木的底板,在上面雕刻出人物、山水、花鸟、风景等传统题材图案,然后镶嵌在框架座内,便成为文房珍物。它与宋人的石癖自然密切相关,而追求绘画的水墨韵味也是形成这种欣赏趣向的原因之一。
明清时期,科举之风更为盛行,砚屏发展达到了顶峰。砚屏到了明代,造型、材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明中期的木胎髹漆、彩绘、剔红,逐渐演化为黄花梨、乌木等硬木材,屏心以绿纹石居多,兼有云南大理石。造型以传统抱鼓墩柱、宝瓶式站牙、月上如意云为主,皆素雅古朴。清代砚屏在用材、装饰及工艺上更为讲究,其装饰功能完全代替了实用功能,在具体做法与装饰效果上颇有创新。相较于明代砚屏的方正造型外,清代砚屏还出现了高挺、长窄、大小不一的形式,更为开放。在展示效果上,为了凸显屏心材质的观赏性,在砚屏制作时,出现了舍弃明代砚屏屏心的外木框,直接将屏心插入底座中的做法,通过屏心和底座的色彩对比,凸显砚屏屏心玉质温润凝莹之感。在装饰手法上,屏心的装饰题材更丰富,有自然材质装饰、故事图案装饰、文字书画装饰等。
清 《竹喧归浣女石砚屏》 天水市博物馆藏
天水市博物馆所藏清代《莲动下渔舟石砚屏》,通高24.2cm,屏宽12.3cm,重330g,屏心残。清代《竹喧归浣女石砚屏》,通高24.2cm,屏宽12.2cm,重336g,木座残。两块砚屏,均为1984年原文化馆移交。砚屏为长方形,插屏座,框为木制,由屏框、底座、屏心三部分组成。屏座镶绦环板,绦环内透雕回纹,卷云纹披水牙。屏心为白色大理石,屏心一侧彩绘人物故事,一侧为阴刻填彩行书“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所选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砚屏,是文人书案上的清雅陈设品,结合所有者的生活习惯和审美特点,被赋予了寄托古人文雅生活的精神意义。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4/0229/7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