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播报 宕昌:特色产业绽放异彩

宕昌:特色产业绽放异彩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在宕昌县,乡村振兴的号角正嘹亮奏响,一个个特色产业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乡村发展之路,绘就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新画卷。

走进宕昌县新寨乡范家那村,村头的产业园区热闹非凡。这里曾是闲置地块,如今却因梅花鹿养殖焕发出勃勃生机。2024年,新寨乡通过挖掘优秀青年人才,扶持成立芸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梅花鹿养殖项目。首批45只梅花鹿入驻后,如今已产鹿仔5头,预计2025年繁育25头。合作社负责人唐喜军满怀憧憬地说:“梅花鹿全身都是宝,我们要让优质鹿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带动群众增收。”

新寨乡不仅有梅花鹿养殖,明上湾村的肉兔养殖也搞得红红火火。由创业人才范晓珍创办的旺农肉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出栏商品兔3万多只,销售额达90多万元。范晓珍信心满满地说:“乡上帮我们找销路、落实奖补资金,我要扩大规模,让乡亲们都致富。”

与新寨乡相邻的木耳乡,也在产业振兴之路上大步迈进。初秋时节,马莲村产业园里蔬菜长势喜人。村党支部书记李筛珍带领菜农们精心打理着大棚蔬菜,辣椒、西红柿等果实挂满枝头。木耳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温室蔬菜和露地蔬菜,种植的高原夏菜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在西坞村乌愣阴山,曾经的撂荒地如今已变身中药材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赵尕虎正带领群众为黄芪放苗、覆土压膜。“以前这里荒草丛生,现在种上中药材,不仅盘活了土地,还能增加收入。”赵尕虎笑着说。木耳乡还致力于建设木耳梁2000亩道地中药材GAP示范基地,构建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让中药材成为群众增收的“法宝”。

而在竹院乡,林下木耳产业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七月的关头峡,青山绿水间,木竹院村的林下木耳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老大爷陈九生一边采收木耳,一边高兴地说:“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130元,党的政策真好!”下杜村的何树英也趁着暑假来产业园务工,为孩子挣生活费。

宕昌县这些乡镇的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各乡镇狠抓人才“引育留用”,让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同时,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多元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条具有宕昌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从新寨乡的特色养殖到木耳乡的蔬菜与中药材种植,再到竹院乡的林下木耳产业,宕昌县的乡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仅让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0821/80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