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重磅原创 榜样领航青春路 陇原少年竞风流——甘肃省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综述

榜样领航青春路 陇原少年竞风流——甘肃省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综述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春燕 任洁

八月的宁波,盛夏暑气未消。

19日晚,以“追光吧·少年”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在此如期举行。

发布仪式以生动鲜活的事迹短片、真诚动人的故事讲述、形式多样的舞台呈现,对50名(组)好少年的事迹进行集中发布。

其中,来自甘肃省临夏市第三中学的马文轩、高一帆、王武斌、马斌四名同学,因见义勇为的突出事迹,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这四名合力稳住失控公交车的好少年,如今已成为陇原少年勇担责任的鲜活注脚。而这抹来自陇原的青春亮色,并非偶然绽放。

陇原少年绽芳华 榜样之花遍全省

盛夏的陇中大地,阳光明媚,生机盎然。

6月30日下午,定西市大剧院内星光璀璨,2025年“新时代甘肃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在这里举行,29名个人与1个集体的事迹短片循环播放,“好少年”张馨予改编的红军长征拍手歌、王玉发起的“红领巾环保行动”,让现场掌声一次次响彻剧场。

自2018年起,甘肃省紧跟中央部署,由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5部门共同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按照“逐级推荐、分层审核”的工作机制,从“爱党爱国、孝老爱亲、热心公益”等多个方面,通过“学生自荐、师生互荐、社会推荐”的方式,层层挖掘身边的“小榜样”。

截至2025年8月,全省共选树“新时代甘肃好少年”274名,其中7名(组)少年从陇原走向全国,先后当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在选树工作基础上,我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扩大榜样影响力。每年一次的发布仪式已成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年度“盛会”。仪式始终紧扣时代主题、创新呈现形式,通过主题短片、故事讲述、互动访谈等多元方式,生动展现好少年品学兼优、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让先进事迹深入人心。除年度发布仪式外,我省还通过创新开展特色主题活动,不断拓宽学习宣传渠道。

——2019年7月,“放飞梦想·快乐成长”主题夏令营在嘉峪关开营,40名“新时代甘肃好少年”走进关城景区、城市博物馆、明珠气象塔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科技魅力,在轻松氛围中锤炼意志、提升能力。

——2023年7月,“甘肃银行杯·新时代好少年”讲甘肃故事主题演讲大赛决赛在兰州举办,50名选手围绕红色、文化、科技等主题演讲,展现少年向上风貌。与此同时,我省还注重对好少年的暖心关怀,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对生活困难的好少年,省文明办积极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缓解他们的家庭经济压力;每逢春节,省文明办还组织慰问活动,看望“新时代甘肃好少年”,给他们送去慰问金、慰问品与新春祝福。

 各地实践出妙招 文明新风润童心

“金才竣同学分享的‘一个鸡蛋的暴走’项目,让我们知道公益离自己这么近!”在兰州市城关区畅家巷小学的思政课上,学生们围着讲台热烈讨论。 

作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排头兵”,兰州市城关区创新推出“培育+”模式,将好少年选树、宣传、学习融为一体。线上,“城关发布”“观金城”等平台开设“好少年风采”专栏;线下,连续两年举办“榜样的力量”发布活动,邀请好少年与家长、老师面对面交流。

如今,城关区各中小学已将好少年事迹融入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白道坪学校的“好少年学习专栏”更是成为学生课间热议的“打卡地”。

武威市则以“全覆盖、常态化”为目标,让好少年宣传学习走进每一所学校。

在武威一中的校园里,“好少年宣传专栏”每月更新,展示学生们的绘画、作文与感悟;凉州区东关街小学开展“我与好少年同行”主题班会,学生们用情景剧演绎马文轩团队的见义勇为故事;暑期里,武威文明网与“文明武威”公众号每周推送好少年事迹,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

“现在孩子会主动帮邻居提东西,说要向好少年看齐。”市民王女士的话,道出了活动在家庭中的影响力。

庆阳市将“沉浸式”理念融入好少年宣传,延续“榜样的力量”文明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去年,该市将好少年事迹展演从礼堂“搬”到社区广场,敲锣打鼓迎模范、披红戴花敬榜样的场景,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少年力量。

不仅如此,庆阳市还依托“南梁精神宣讲队”,让好少年走进南梁革命纪念馆,担任“小小讲解员”,在红色沃土中传承信仰。

永靖县以“小故事传递大能量”,将好少年分享会办得“有温度、接地气”。今年四月,“书香伴成长?文明少年行”主题分享会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黄河岸边的郁金香与少年们的笑容相映成趣。

……

在全省各地,“线上+线下”融合、“校园+社会”联动的做法成为推广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的核心经验。

线上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让好少年事迹突破地域限制,触达更广泛人群;线下依托校园场景融入日常教学,结合社区活动拉近与群众距离,实现“处处可学、时时能学”。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好少年的精神力量渗透到未成年人成长的各个环节,更推动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构建,促使文明新风从校园延伸至家庭、社区,让“学习好少年”从活动倡议转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切实以榜样力量滋润童心、涵养品德。

典型引路聚力量 青春逐梦向朝阳

“我怕父母等不起,更怕来不及。”在定西市安定区福台高级中学的校园里,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水泽华的这句话,曾让无数师生动容。

满月时父亲因车祸成为“植物人”,年幼的水泽华便学着照顾父亲——拍背翻身、温水擦洗、喂水喂饭,十几年来,他从“小话痨”长成家里的“顶梁柱”,零花钱全留给父亲治病,农忙时帮母亲种地,课堂上则用勤奋弥补“资质不是最好”的差距。

“他下课总在做题,不懂就问老师,从不抱怨。”同学杨金龙说。水泽华的故事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走进多所学校分享成长经历,“即使身处困境,也要有心向阳光”的信念,激励着更多少年直面挫折。

临夏四少年的故事,则让“勇敢”与“冷静”成为甘肃少年的标签。

2024年12月19日下午,14路公交车上,司机突然昏迷、车辆失控,马文轩第一时间冲去按刹车、开双闪,马斌与高一帆稳住方向盘,王武斌呼喊司机并协助抢救。18名乘客安然无恙,他们却在事后坐公交车去学校时,才发现“双腿在抖”。

如今,他们在学校发起“应急知识小课堂”,教同学们心肺复苏与避险技巧,“希望更多人在危急时刻能保护自己、帮助别人”。

还有会宁县的苟瑾萱,从小跟着在纪念馆工作的妈妈听红色故事,上小学后主动当起志愿者讲解员,在会师塔前为游客讲述长征历史;甘南州特殊教育学校的郭梦轩,虽身处无声世界,却用画笔勾勒梦想,担任班长帮助同学,“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要保持自己的色彩”;兰州市的屠若水,立志用外语讲述丝绸之路故事,让世界读懂牛肉面里的中国文化……这些好少年如点点星光,在陇原大地上绽放光芒。

从黄河岸边到祁连山下,从城市校园到乡村书屋,甘肃“新时代好少年”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用孝老爱亲诠释美德,用见义勇为彰显担当,用勤学善思追逐梦想,不仅为全省未成年人树立了可学可鉴的榜样,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如今,越来越多的甘肃少年以好榜样为镜、以正能量为帆,在孝老爱亲中传递温暖,在勤学善思中追逐梦想,在担当奉献中绽放芳华。他们正以“强国有我”的信念,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力奔跑,用稚嫩却坚定的肩膀,扛起陇原的未来,也扛起属于中国少年的光荣与梦想。

文章来源:http://www.ruyigansu.com/2025/0821/8111.shtml